宣讲家网评论丨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建设

宣讲家网评论丨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建设

核心提示: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一个政党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决定着一个政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96年来,中国共产党虽历经各种挫折和磨难,但始终团结一心、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勇往直前,靠的就是信仰、信念和信心的凝聚和感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唯有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胸怀崇高理想,把握现实目标,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建设,方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入党干什么?许多人都曾对此深思熟虑过。在红军初创时期,有人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他回答说:“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干;如果军装不够,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拥护你!”自有人类文明记录史至今,唯有马克思主义始终围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建立和完善科学理论体系,唯有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唯有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是我们党的精神力量之所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前夕,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章程》,心中更增添了铁心跟着党建设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写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行动纲领。通过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社会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近期目标。“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铿锵有力话语仍在耳畔回响。革命理想高于天,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原则方针等问题至关重要,事关旗帜方向,事关事业成败,事关队伍纯洁,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笃信之、践行之。

88

“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信仰是万事之基、是万业之源、是万物之魂。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或楷模。而信念则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信念与信仰的联系与不同在于:信仰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称之为真理或主义;信念则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或奋斗目标,称作为理想或信念。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统率和影响着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精神导向。信念受信仰的影响与协调,支撑着信仰,归总于信仰,丰富和发展着信仰。作为意识的核心部分,信仰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由于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而相信社会主义是信仰,也是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核,是支撑共产党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96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政治立场和政治灵魂,当成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创造人间奇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坚定而远大的共产主义信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

坚定的理想信念,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如一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这种坚定而明确的政治信仰,决定着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规定着党的前进方向,既是建党原则和优良传统,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也确实有些人存在偏颇: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疑虑;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大是大非等原则性问题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有的“耍两面派”、“两面人”,做得炉火纯青;有的为蝇头小利丢失革命气节,等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保持应有的纯洁以至腐败堕落,说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最为首要的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切实纠正思想认识上的种种不解与误解:要全面理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得太浅了。防止简单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特征的预见来比照当今社会,而忘记了“两个决不会”。防止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欧一些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诊断拿来类比所有的国家,而幻想“帝国主义灭亡就在眼前”。防止简单地注意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前后承继的关系;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不能把代替的过程看得太顺了。不能因为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就疏忽了在其全部生产力释放出来是不会灭亡的。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和对立,就忽略了其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进行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参照、借鉴和交流,努力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阶级结构,使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种种事实。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的弊端,就忽视了对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和管理经验进行必要的借鉴;要充分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能把初级阶段看得太纯太完善了。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科学看待社会主义的挫折和失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残酷现实,曾经深深刺痛了共产党人的心,也让我们懂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相当长、发展任务相当重、矛盾问题相当多,必须要有攻坚克难、长期奋斗的精神状态。有些人之所以理想信念不很坚定,左右摇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命题还知之甚少、知之不深。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关键是要把握好“代替”与“交替”的辩证关系:代替是历史规律,是质的飞跃;交替是量的积累,是渐进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交替就没有代替。因此,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但绝不能理想化,一定要主观世界结合客观实际,才能使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但绝不能机会化。必须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层次,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以深厚的理论根底为理想信念奠基。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