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融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2)

合作与融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2)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策略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在于三地的深度融合。欧盟从1951年的《巴黎条约》开始,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打造出具有统一市场、统一制度、统一货币的世界最强经济同盟。欧盟的活力来自于“统一”的原则,统一即没有关税,没有货币兑换的差价,商品与生产要素只要进入一国市场,就可以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这就可以极大降低经营成本,吸引世界企业与投资者。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主要问题在于三地的制度不同、货币不同。因此,以公平竞争、互利共赢为原则,分阶段实施,逐步加强三地的融合,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

鼓励三地开展良性竞争。各地方政府当然都希望把优质企业留在本地发展,以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因此各地就会有竞争,哪个地方的经营环境好、企业负担轻、政府效率高,就可以争取更多的企业和资源,反之,就会流失企业和资源。要鼓励各地政府开展良性的竞争,反对以行政手段干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加强三地政府的分工合作。在开展良性竞争的同时,三地政府应当加强合作。一是要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三地政府应当从国家战略出发,制定行动纲领,定期进行会议协商,解决三地经济合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二是要制定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突出各地特色,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分工协作地共同发展;三是要制定统一的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逐步清除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阻碍商品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四是成立大湾区的共同发展基金会,对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公共支持,例如,支持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改造升级区内的通讯、电力、交通等设施,治理环境污染等。

加强三地的金融合作。三地有三种货币,这是历史造成的问题,增加了企业、个人换汇的成本,同时,也会因为汇率的变动影响贸易和投资。因此,在近期,应当考虑如何减少汇兑成本,稳定汇率;远期应当考虑三种货币的统一、融合。

加强三地的企业合作。从资源禀赋来看,港澳地区的企业经营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和高端服务业发达。而广东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基础雄厚,战略纵深给予港澳地区充分的投资空间。香港依托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望进一步拓展成为像英国伦敦、美国纽约那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可以缓解当前香港面对上海的竞争压力。如此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形成一个以香港为核心的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圈,以深圳为核心的“硅谷”创新中心圈和以整个区域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圈,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吸引力的大城市群。

加强三地的人员交流与往来,逐步消除人员流动的障碍。例如,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互通居民信息、公共交通互联互通、电讯互联互通、居民的医保、养老等相互联通,居民在三地可以自由迁徙,自由就业。

作者系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