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摘要:“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全面落实不仅关系到抗战史实的梳理,而且关系着重大理念的完善。凸显上述理念,有助于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贯穿为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进一步发挥“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功能。

“十四年抗战”概念已在青少年和更广泛层面上得到普及。在全面落实这一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凸显如下理念。

 凸显全民族抗战理念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论从史出的科学结论,其首要意义在于明确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九一八抗战,这是基于全民族抗战理念而得出的正确认识。“八年抗战”概念的主要依据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开始抗战,但事实上,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一时间,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打响了捍卫民族主权的正义之战。

九一八事变之夜,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爱国官兵在突围战中,违抗“不抵抗”命令而奋起反击日军的侵略。日方史料也印证了中国军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有效反抗。1933年日本《靖国神社忠魂史》记载:“北大营内,中国守军虽然被不抵抗命令束缚了手脚,但并没有陷入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九一八纪念馆收藏的“关东军纪念写真贴”同样印证了这一史实。只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才能客观还原东北军爱国官兵在十四年抗战中的首战之功。

始于九一八事变的中国抗战是高度自觉、广泛参与、牺牲巨大的抗战,中国共产党、东北军爱国官兵、公安警察、地主、乡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学生纷纷投入抗战洪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空前彰显,也在事实上构成了全民族抗战的缩影。因此,“十四年抗战”概念下全民族抗战理念必须贯穿始终,从而在历史的给养中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凸显中国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九一八抗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一点已经成为公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走向瓦解,新一轮战争灾难开始降临。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1948年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早在1945年,舒宗侨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册》开篇就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民主政治对法西斯政治的战争,起源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中国九一八事件,终于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签订降书,绵延了十四年。”如此,始于九一八的中国抗战自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先声。

更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爆发,在抗战主体上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国际性特征,以“九君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英国友人“为了国际的和平与世界秩序的稳定,为了正义和公理”联袂抵制日本的进犯,他们将铁证TRUTH辗转递交国联调查团,推动国际仲裁。1933年2月,国联特别大会上,40多个国家一致表决,共同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这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史上的壮举,表明爱好正义和平的各国人民正在走向联合。因此,在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过程中,要着力加深对“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理解。

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以及对武装斗争的领导贯穿十四年抗战的始终,中流砥柱作用连续而完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身居前线的中共满洲省委基于对形势的敏锐判断,于1931年9月19日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率先举起抗战旗帜,这是中国抗战史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宣言。其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加强对义勇军的影响,并组建抗日游击队,成立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其斗争历程为我党统一战线理论、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游击战等战略战术积累了鲜活经验,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体上,前六年抗战是中国共产党抗战主张和战略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战同步发展,这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阶段。“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有助于完整地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中流砥柱作用。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