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态发展理念不能丢  (2)

哪些生态发展理念不能丢 (2)

生态绿色与幸福的理念、生态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理念

生态幸福理念强调在维护生态环境中让人们有安全的保障、健康的条件、自由的空间、充实的生活、完善的人格发展。生态幸福理念建立在现代化社会所需的绿色文明生活方式之上,提倡勤俭节约、简朴自然、健康快乐,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和愉悦,这是能让人拥有持久幸福生活的基础,让人们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合理满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把我国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是目标实现的路径之一,所以,党提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并将此写入到“十三五”规划之中。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描绘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主张绿色生产方式,指出“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我国将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有所成效,“美丽中国”、生态家园的幸福梦想将会早日实现。

在生态世界观的指导下,人类会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作为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取得物质与精神上的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把生态文明作为与自然环境相处的基本价值观来衡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工作,让生态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追求。党的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指出:“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生态文化下的生活方式是对环境保护、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性认知,以及以绿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构建人类与自然平等共存的和谐生活方式。

用生态理念来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或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的重塑或转变。因此,大力弘扬生态理念,将生态世界观、价值观植入人心,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成都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乔清举:《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红旗文摘》,2016年第10期。

②杜尚泽:《习近平以“四个扩大”阐释中国机遇》,人民网,2015年3月29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