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视播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论专题片。这部片子的适时推出,公开回应了国内外对中国改革的质疑和杂音,同时也吹响了新时期推进改革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应该说,当前发起“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期待,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深谋远虑。那么,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不能单兵独进,还必须多管齐下。
推进改革不可缺热情。改革需要人们的满腔热情,正是这种情感唤起了人们对改革的拥护和支持。当年发起改革是如此,如今推进改革也不例外。在持续了近40年的改革语境下,如何再次把大众凝聚在改革的旗帜下?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可以说,《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政论专题片做到了、做好了,它引发了收视热潮,点燃起人们对改革的广泛关注,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改革向前推进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大众对改革的这份情感正能量,激发出人们对推进改革的呐喊、助威和参与,从而不失时机地将改革进行到底。
推进改革离不开冷静。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因素,大众对改革的热情关注必然会有力地助推改革进程。但是,改革的成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改革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因为改革终将是一场接力赛,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比拼的也不只是瞬间的爆发力而是持久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好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使之转化为持续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进程的精神动力和实践力量。“改革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如果达不成这个共识,那么一旦遇到挫折困境,改革就可能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推进改革还需要谋略。习近平总书记以“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来形象地比喻今天中国改革的阻力。当然,我们不能缺敢啃硬骨头的担当气概,也不能缺敢为天下先的探险精神,更不能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拼劲,而要勇敢地去闯,大胆地去试。然而,改革又不能蛮干一气,因为它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一味往前冲就可以成功,而需要有勇有谋,谋定而后动,讲求战略战术,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莽撞而乱了方寸,以致延误了改革进程。
推进改革更要有行动。俗话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让改革落地生根,就不能光做表面文章,以致改革方案停在会议里、留在纸面上,而必须起而行之,“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强执行力,加大贯彻落实的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脚踏实地出真招、求实效,把对改革的关注、拥护和支持扎扎实实地体现到行动上,落实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一句话,我们要让崇尚实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昨天的改革,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天的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这需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既要有满腔的热情,也要有深层的理性,更要有扎实的行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08/95900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