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晶:新发展理念的国家担当

张晓晶:新发展理念的国家担当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全球大变局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回应,是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是对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回应

人类关于发展的理论探索已有数百年。特定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特定发展理念的形成。发展理念正是在尝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不断修正、演进和升华的。

发展最初是关于一国的发展,如《国富论》讨论的就是国家发展与财富积累问题。而且,早期对发展的理解还局限在经济总量的扩大,因此发展问题就简化成增长问题。但国富国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普通百姓即人的身上,这才使得理论的关注点从国家发展延伸到人的发展。这一重要转变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得以完成。二战以来发展经济学与现代增长理论的同时兴起,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生动演绎了发展理念的变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视经济增长,七八十年代向贫困宣战和注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九十年代推出人类发展指数,新世纪提出包容性发展,发展理念经历了从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到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注重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人类发展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当前历史发展新阶段所作出的战略回应。

就国内而言,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最突出特点,是进入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动力转换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内在逻辑要求,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中高速增长。而新发展理念恰恰顺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逻辑要求,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指南。就国际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面临大变局:既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南北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问题,又有寻找增长新动力、促进包容性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新发展理念显然可以为全球新变局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甫一提出便深入人心。不过,对新发展理念的解读大多局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甚至还主要放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中来分析,这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全面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并认真贯彻落实,未来中国发展才不会走偏。

创新发展要更加注重理论、制度与文化领域的软创新。从历史经验看,创新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从国别教训看,许多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上,传统增长源泉逐渐消失,又未能培养出必要的创新能力,失去了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因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历程也清楚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科技创新首当其冲。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背后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

不过,完全聚焦于科技领域的硬创新是对创新发展的片面理解。全面创新还需要关注理论、制度与文化领域的软创新。目前阻碍创新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制度上的障碍,是思想不够解放。因此,尽管科技创新是增长的直接推动力,但缺少理论、制度与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也难有起色。事实上,一个经济体在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理论、制度、文化层面的软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动创新发展要解放思想,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文化创新。

协调发展应从源头上解决各类扭曲和不平衡。过去很多年,我们走的是一条赶超的道路。赶超型发展往往是一种不平衡发展。这样的战略,难免会造成有些部门或产业发展得快些,另一些部门或产业发展得慢些;一些地区发展得快些,另一些地区发展得慢些;一些问题得到重视,另一些问题却有所忽视。因此,我们会看到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国防与经济建设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等,均存在着不平衡、不匹配与不协调的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