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2)

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2)

——访江苏省省长吴政隆

记者:江苏是科教大省,人才优势突出。请问江苏是如何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的?

吴政隆: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牢固确立“创新发展人才优先”的理念,突出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大环节,着力把科教人才的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一方面,坚持抓好现有人才使用这个“最近一公里”,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6条”,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目前全省研发人员总量超过75万人、5年翻了近一番。另一方面,坚持抓好高端人才引进这个“最快一公里”,把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5年来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35名,是5年前的2.2倍;引进“双创”人才2229名、双创团队1040个,共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我省科技人才总体竞争力上升至全国第二位。

记者:江苏制造业基础雄厚。请问江苏是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的?

吴政隆:科技创新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江苏制造业规模近16万亿元,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产值占全国10%以上。我们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大力培育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产业集群;围绕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开放创新,着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国际前沿方向强化基础研究,持续增强自主创新潜力后劲。到去年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达到6.7万亿元、5年翻了近一番,建立了7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8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和产品走在国际前沿;累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47项,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我国15.1%的科技创新领跑技术在江苏。依托产业优势增创创新优势,推动了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加快转变。

记者:江苏企业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一些重要领域实现由“跟跑”向“领跑”转变。请问江苏是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

吴政隆:我们始终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通过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科技型企业“小升高”计划,加快培育和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目前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是5年前的2.5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我省26%的工业产值、30%以上的利润、47%的新产品产值和73%的发明专利。同时,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集聚,目前我省共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达3000多家,每年实施科研项目2万多项;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657亿元、占全社会的83.5%,在纳米新材料、超级计算、生命科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品牌企业。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