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积极投入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事业中。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个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50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时期,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又走过很不平凡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4.0%的平均水平,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创新指数排名列全球第22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改革“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不断提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这些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