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的推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一片繁荣,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海外“汉语热”持续升温。据国家汉办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12所孔子学院,开设有1073个孔子课堂。
“在埃及,除了孔子学院,还有11所当地大学有中文系。在非洲,很多人都对中国文化着迷。”埃及《金字塔报》中国事务记者萨米·卡姆哈维说。
——中国的传统节日正逐渐为世界各国主流社会所接受,成为许多国家共同欢度的节日盛典。
每到春节,纽约帝国大厦、伦敦眼、悉尼歌剧院等世界知名地标建筑纷纷用各色灯光换上“节日装”,许多国家发行生肖邮票,各国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发表新春祝词。
——越来越多外国年轻人来到中国求学。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3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
“父亲希望我留在中国,他认为中国代表着未来。他还告诉我现在很多俄罗斯企业都要求员工进修中文。”俄罗斯留学生米海说。
——中国文化产品也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6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885.2亿美元,其中出口786.6亿美元,是2006年的8.1倍。
“许多英国读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学很感兴趣。对他们而言,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是了解和探索中国及中国文化一个非常有用的途径。”英国知名汉学家、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弗兰西丝·伍德说。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随着中国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繁荣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参与记者:赵焱、陈威华、张继业、郑思远、应强、张曼、金正、吴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