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服力的重要源泉(2)

武力: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服力的重要源泉(2)

历史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料库

经过6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有关经验大多是局部的、零散的,没有真正形成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理论。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局部性、对策性问题,而对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的关注较少,大视野下融会贯通的研究更为稀缺,理论研究呈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来说,经济学研究的低层次和碎片化,将会导致政策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并且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着其他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问题空前复杂,基于局部的对策性研究可能无法适用于全局,而离开了全局性的研究和统筹兼顾考虑,就很难为改革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

历史既是认识当代中国问题的坐标系,又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料库。只有正确而充分地认识历史,才能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升华为理论。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是他毕生研究英国的经济史和经济状况的结果。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拥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史实践作为支撑。

同样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历史所赋予的。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昨天的社会主义发展演变而来的;昨天的社会主义又脱胎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演变,又以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为起点,并受其正反两个方面的制约。因此,中国的经济学一定要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这是稳固的根基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