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条条款,涉及60余个成果文件,100余个行动计划。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以下简称《厦门宣言》)正式出炉。中国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一年的合作成果,以及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的成果,凝结其中。
“《厦门宣言》出炉,这一事件本身,对于全球而言,就是一个大礼包。” 国际问题专家洪琳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析道。在他看来,金砖国家对全球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是一种受到国际社会欢迎的众望所归的趋势,“大家就是希望金砖国家发出这样的声音。”
功能全面的“工具箱”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看来,《厦门宣言》的一大特点,在于合作领域非常广泛,覆盖的议题范围之广超出了往届金砖峰会。
《厦门宣言》开宗明义地列出了金砖五国在4个方面的合作共识:深化务实合作,促进金砖国家发展;加强沟通协调,完善经济治理,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稳定;弘扬多元文化,促进人文交流,深化传统友谊,为金砖合作奠定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基础。随后,列出了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人文交流合作这四大领域的60多条具体合作倡议。
“《厦门宣言》就像一个用途非常全面的工具箱。它提出了许多非常细致的建议。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装在里面。”洪琳说,这个“工具箱”,不仅用途“广”,而且议题“新”。
洪琳发现,《厦门宣言》中除了列出加强金砖国家之间合作的条款,还列出了许多前沿的全球性话题。比如,《厦门宣言》再次涉及了网络安全和外空和平利用的条款,“网络和外空等空间,以往不是每个国家都具备科研能力占领前沿。现在看来,一些国家已经对于这些疆域,提出各种利益诉求”。他认为,金砖国家集体对这些最前沿的议题发声表明,在这些规则还不够完善的领域,金砖国家的关切是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规则。这体现了金砖国家的规则意识,而不是像一些国家一样,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和先发优势,制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规则。
集体发声重申和平发展立场
除了经贸合作,在国际事务议题上,《厦门宣言》也没有失声。在宣言中,金砖五国集体声明了自己在叙利亚问题、反恐等国际政治与安全议题上的的立场。金砖五国在《厦门宣言》中也表明了对朝鲜半岛新近局势的立场:我们十分遗憾朝鲜进行核试验。我们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和长期存在的核问题深表关切,强调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所有相关方直接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
王文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金砖国家对于国际政治与安全问题发声,是金砖合作经济、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洪琳则认为,金砖国家对国际热点政治议题的发声,重申了和平发展是时代主流,应坚持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立场,而不应采取由某一方向另一方施压的方式来解决,“这是金砖国家对国际事务的看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