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宣言》向世界传递了什么声音(2)

《厦门宣言》向世界传递了什么声音(2)

务实、可行的路线图

王文表示,“《厦门宣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务实性”。他认为,金融、贸易、投资、基建、电子商务等各领域的成果都十分务实,使得金砖国家合作的未来发展更加坚实。

在洪琳看来,金砖国家已在前10年的合作中,摸索出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总结、提炼,进行机制化的建设。这些机制化建设的举措都凝练在《厦门宣言》中。“更重要的是,《厦门宣言》不是海市蜃楼式的图景,而是高度可执行的方案。”王文说。对此,来自金砖五国和全球的企业家们毫不怀疑。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迈出了行动的步伐。

中国蒙牛集团首席执行官卢敏对于金融合作的领域非常敏感,他说:“乳业是供应链非常长的产业,从牧场开始到牛奶生产加工、供应链,直到到消费者家里。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中,金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这一诉求,在《厦门宣言》中得到了回应。在宣言中,金砖五国重申,同意在遵守各国现有监管框架和世贸组织义务的基础上,通过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为金砖国家金融市场整合提供便利,同时确保金融监管部门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对于企业家而言,自由贸易是他们关切的重中之重。

巴西食品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佩德罗·法利亚表示,过去10年,巴西食品实现了供应的平衡,经济全球化会让巴西的农民受益,同时也让中国、印度、俄罗斯的消费者受益。全球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但如今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对此,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执行总裁纳伦德也有共鸣,他表示,对亚洲国家来讲,贸易是非常重要的,亚洲占了全球40%的人口,占30%左右的GDP,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体。

在《厦门宣言》中,五国领导人重申,将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包容、均衡的经济全球化,以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为解决南北发展失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如今,这些企业家终于放心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