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品格(2)

董振华: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品格(2)

实践性:新发展理念贯穿着问题意识,集中体现发展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必须坚持实践标准,明确实践价值,确立实践理性,确保实践效果,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有效改造世界。人们在认识世界中确立两个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为改造世界提供规律性认识和理论指导,价值判断为改造世界提供方向和价值。事实判断对应的是实然世界,价值判断对应的是应然世界。整个人类实践活动就是促使实然世界不断向应然世界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过程,也就是按照工具理性不断实现价值理性的实践过程。新发展理念的意义主要不是在于提供一种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的认识,而是在于其现实实践性,即改造世界。

新发展理念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真”和“善”的统一中追求“美”。“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工具理性进行有效实践,实现科学发展。“善”就是体现发展价值,按照价值理性进行理性实践,实现有意义的发展。“美”就是在“真”与“善”的统一中,遵循辩证法,恰到好处地处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手段与目的、规律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例如,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因此,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样,共享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共享发展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董振华,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