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树人、育人育才之路

摘要: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兢兢业业践行办学理念,一点一滴传承求是精神,不断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迅跑……

凝聚信仰,以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学子

“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只有‘信马’才能真正‘姓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视教书育人为一种幸福,更当作一种历史使命。在习近平同志2012年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人大学者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坚强阵地持续发力,5年来,中心共有300多篇文章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报刊,30余部著作、译著、教材付梓。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认为,“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帮助青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立德树人最为基本的问题所在。”5年来,学校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高唱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名家领读经典”“‘一带一路’校园行”“共圆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朗诵会”“中国梦·人大情”“读史读经典”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先后由人大走向全国,在青年学生中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理想信念引领课堂教学,人大“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接地气、有生气,引领青年打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功底。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成为辐射全国的“互联网+思政课”资源与资讯平台;“长江学者”刘建军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他的课堂一座难求;“麻花老师”王易让大学生惊叹“思修课原来如此有趣”。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人大不断为全国思政课研究与教学输送经验。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课堂内外,更融入学子的日常生活。经济学院的青年党员把微党课搬到互联网上,使战斗堡垒时刻发挥先锋作用。中法学院将党支部建设延伸到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中,2014年旅法学生党支部成立,数十名学生党员在异国他乡有了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