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诗人兴会更无前”: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北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其地缘政治位势的关联性,中国西域的稳定既关联中原,又关联中亚乃至欧洲。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指出:“西域一地,在吾国常人视之,以为边疆,无足轻重;而以亚洲全局观之,实为中枢。”[78]左宗棠更从国家统一的视角指出新疆的重要性,他在《遵旨统筹全局折》中指出: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保。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79]
这是因为,在中国,能够形成大规模装备及建立其上的集团军作战条件的地带主要是甘肃、蒙古和东北三省。为了保障西域的稳定,自古凉州多好马。马车在当时就是重装备,大规模养马在古代就是成建制的重装备制造,这是平乱部队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些条件,西域可保无虞。反之,叛军控制了甘肃就进入了关中平原。而西北之要在新疆,新疆不保,京师及中原则不能安定。1949年,解放大军摧枯拉朽一路凯歌,先后解放华北、东北,直逼陕甘。如何顺利地解决西北的问题,是毛泽东考虑稳定全国的重要方面。在解决这些地区问题的方法上,明清以至国民党政府多用残暴清洗的方式,结果积累下化解不了的民族仇恨。毛泽东力主避免这种方式,他当时考虑最多的是用震动较小的“全城为上”的和平接收方式。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考虑部队进军新疆。4月28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北问题。看样子,此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张治中等人现在决定留平,并向我方靠拢。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北问题这件事,我们或须考虑通过张治中的帮助去做。”[80]8月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除用战斗方式解决外,尚须兼取政治方式去解放,对此你们有何意见?”8月26日彭德怀率第一野战军占领兰州继而占领甘肃全境之后,经过张治中斡旋,9月25日、26日,新疆的国民革命军军政长官陶峙岳、包尔汗等宣布脱离广州的临时国民政府起义。当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攻占乌鲁木齐。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10月20日,进驻新疆省会迪化,11月7日,王震、徐立清等同志到达了迪化,受到热烈欢迎。新疆和平解放。
1950年3月,台湾蒋介石委任匪首乌斯满纠集惯匪和散兵游勇,并以残酷屠杀等手段,胁迫牧民2万多人发动武装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天山南北。新疆军区迅速组织了剿匪指挥部,由王震亲自担任总指挥,张希钦任参谋长,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担任北疆剿匪前线指挥官。4月14日,剿匪大军兵分两路,取道深山密林、雪原戈壁,日夜兼程,向叛匪巢穴大、小红柳峡奔袭。出其不意地突入使匪帮乱成一团,丢下大批尸体,纷纷四散逃命,仅乌斯满和少数头目侥幸逃脱。至6月20日,新疆军区宣布经过两个多月的剿匪斗争;大股匪帮业已击溃,剿匪斗争获得重大胜利 由新疆逃至甘肃敦煌、安西一带的乌斯满、尧乐博斯等残匪,经新疆、甘肃部队联合清剿,于11月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参加叛乱的国民党起义军官马占林(副师长)被俘,乌斯满于1952年2月在甘肃被捕获,贾尼木汉、乌拉孜拜亦先后就擒,仅尧乐博斯只身逃往台湾。
“三大战役”后,东北回到新中国怀抱,现在新疆又得到和平解放,1949年10月建立的新中国的东西两翼的安全得到基本保证。在1950年10月国庆节,新疆平叛已取得绝对胜利,毛泽东心情好极了,国庆观剧期间,与柳亚子先生“因步其韵奉和”,欣然挥就《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为什么是于阗呢?
于阗,古有于阗国(前232~1006年),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历代治疆经验表明:治疆之要在南疆——为此唐朝治疆以安西都护府为重点,南疆之要在喀什——为此唐朝以疏勒(喀什)为龙头专设“安西四镇”[81]。曾问吾[82]在《中国经营西域史》一书中说:“我国无帕米尔,则无疏勒;无疏勒,则无新疆;牵一发足以动全身,足见其地关系边防之重大!”[83]
疏勒即今喀什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进入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里所说的喀什并不仅指今天的喀什市区,而是指以喀什为重心的南疆地缘政治构架。从东汉班超收复西域、唐朝粉碎小勃律分裂活动、清政府平息噶尔丹、张格尔和阿古柏分裂叛乱等的行动路线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东北的阿克苏和东南的和田两区与喀什形成的犄角呼应,仅靠喀什一域并不足以在南疆成势。因此,乾隆治理南疆中曾将南疆城镇分为四级,其中喀什、叶尔羌、阿克苏、和阗四镇为首要重地。
于阗的稳定表明南疆已回归人民怀抱,而南疆的稳定又让毛泽东看到新疆的长治久安有了可喜的基础。明乎此,也就理解了毛泽东在听到来自新疆文工团中有于阗的代表弹奏的音乐时,由衷发出的“诗人兴会更无前”的诗意所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