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3)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3)

四、改革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动力也是改革。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破除束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形成有利于改善供给的制度性环境,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开展工作,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对全域旅游而言,体制机制改革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中,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头号原则,并要求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把改革创新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

全域旅游体制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是全域旅游必须回答的问题。旅游业尽管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并不是一个纯粹市场化的产品。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需要旅游市场主体,但同样离不开政府对旅游氛围的营造、旅游市场环境的净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完善。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前提,但较之以往的旅游业发展,政府需要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

二是要处理好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旅游部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部门,但仅靠旅游部门,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全域旅游尽管从表现形态上体现在旅游领域,但从工作推进上需要与旅游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参与配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除了强化旅游部门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统筹协调职能之外,还需要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将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的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

三是要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中国地域广阔,国情复杂,一刀切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不少的困难。因此中央要求,“要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全域旅游的改革也应该如此。较之世界旅游发达国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一方面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制度亟待完善,另一方面许多现行的管理制度由于没有考虑到旅游需要因而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对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改革的办法逐步突破,积小胜为大胜。比如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来强化全域旅游的组织保障,刚开始只是在少数地方推行,通过实践,发现效果很好,因而迅速在全国得到普及。截至2017年6月,全国已经有24个省一级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下一步,发展全域旅游需要鼓励地方在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突破、大胆创新,同时将各个地方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及时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旅游改革的浪潮,不断开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