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伯福:“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哪里(2)

程伯福:“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哪里(2)

硬在求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民最忌讳、最厌恶、最痛恨的就是“空对空”。习近平主席强调“关键不在说,而在做”,否则就成了“高空作业”,必须始终坚持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扣接着一扣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准理解、精准发力、精准落实”等等,这些话振聋发聩、说到做到。八项规定出台,不搞试行,不讲条件,立即执行,无论是“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的细致和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习近平主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逐条逐项、不折不扣落实,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在人民群众中起到了“徙木立信”的作用。

硬在担当——“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负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今天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极具风险性、复杂性,是一场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大考。“关键时刻见真章,改革关头看担当”。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更见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跑好历史接力赛的冲锋姿态,扛起了大国领袖的重担,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展示出共产党人的大胸怀、大气魄、大担当。这种担当,既是勇往直前的改革担当、鞠躬尽瘁的为民担当,更是矢志不渝的民族担当、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

硬在监督——“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会得罪13亿人民”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习近平主席把制度比喻成“笼子”,意在强调制度之“笼”对权力,尤其是对一切滥用权力行为的约束与监督。5年间,党内法规建设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经历了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党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巡视监督利剑高悬、愈显锋芒,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充分发挥,坚持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监督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大小问题藏不住,“老虎”“苍蝇”睡不着。反腐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一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不仅厚植了党为民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硬在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作风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言必信、行必果,点准穴位、猛药去疴,在每年的中央全会、中纪委全会、军委扩大会等很多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要专门就作风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转变作风“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各级坚持从“小切口”入手,解决“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局面,带来了作风建设“大变局”。精简会议,不必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改进文风,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改进会风,不摆鲜花,不挂横幅,不念稿子;改进“话风”,《人民日报》有了评论版,军报有了八一评论版;改革政绩“统计”,不再唯GDP论英雄。时至今日,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形成了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出“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的赞叹和感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