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舒卷绿色文明图画(4)

长江经济带——舒卷绿色文明图画(4)

摘要:贵州、湖北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湖南对全省79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取消了人均GDP考核,江苏力推22项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

走出不一样的发展路子

—新文明,一江清水泽千秋

浩荡长江,在入海口勾勒出一座世界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1000多年来,崇明岛不断长大,现在滩涂还在以每年80至100米的速度向东海淤涨,而上海对这座岛屿的开发边界却不增反减。

今年7月,“崇明2040”规划草案公示,优化调整开发边界,由现行规划157平方公里“瘦身”至133平方公里;扣除河流水面,全区城市开发边界内可新增建设用地由53平方公里压缩至36平方公里;此外,还战略留白17.2平方公里。

在长江中游武汉,也留有一片“处女地”。南岸嘴,长江与汉江交汇的鸭嘴形区域,其区域位置之于武汉,相当于陆家嘴之于上海。自2000年动迁以来,这片180亩土地已空置了17年。

17年来,30余种开发设想曾放置武汉市领导案头,却始终没有落笔——这块地,没想清楚,宁可不动!不能做建设性破坏,要为未来适当留白。

长江经济带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总会存在“两难”“多难”问题。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透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这是已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要用‘快思维’、做加法。而科学利用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港口岸线资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则要用‘慢思维’,有时就要做减法。”

快与慢,加与减,考验着管理者的政绩观和治理能力,而这,恰恰是长江经济带构筑生态文明的关键。

纵观世界各大河流,均经历过大开发后综合治理、环境改善的历程,但如何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并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施的区域开发开放新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大手笔,体现在撑起中国经济发展大格局——联动“一带一路”,辐射京津冀,勾连起广袤内陆和宽广海洋;更体现在发展理念上的成熟清醒和从容自信——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赋予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9月23日,重庆涪陵区高家村。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杨柳溪边门口聊天,远处林木葱绿,新翻的土地正准备迎接新一季榨菜的栽种。

流经高家村的杨柳溪是长江无数细小支流中的一支,曾因污染严重,村民们意见很大,甚至直接从黑色溪水里舀水烧开“请”下乡干部喝。当地政府规范榨菜企业生产废水排放,建设专用榨菜废水收集管网。杨柳溪重新清亮,村里的榨菜加工也走上正轨,长江边绿意盎然,日子越过越滋润。

长江万里,江流绮丽。在生态优先的新发展理念下,漫江清水滋养着永续发展的新文明,正浩荡东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