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逻辑与启示(2)

肖君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逻辑与启示(2)

一、社会主义潮在哪里

“社会主义”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它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运动,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实践。到底社会主义潮在哪,要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

社会主义是一种照进现实的远大理想。把握作为理想的社会主义潮在哪,既要看到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大,又要看到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实。空想社会主义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开辟了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道路,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在人类追求理想社会道路上艰辛跋涉了332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科学社会主义继承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的宏大愿望,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作为一种理想,社会主义从来不是小家、小资、小气的小理想,从来都是远大、宏大、伟大的大理想。与柏拉图哲学家治国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老子的“小国寡民”、陶渊明的“桃花源”相比,社会主义的理想要远大得多、宏大得多、伟大得多,也深刻得多。这一远大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梦幻,它在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奋斗下已初步实现,并向着更加饱满的现实进发。

社会主义是一种引领时代的社会思潮。把握作为思潮的社会主义潮在哪,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开一时之风气,又要看到社会主义领世代之潮流。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麦哲伦环球航行处于同一时代,早于自由主义这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诞生200多年。它的诞生,犹如在漫漫黑夜中擎起熊熊燃烧的火炬,引领人类思想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而且,越是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越受到批判,社会主义就越受追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热销,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重读马克思”。这再一次证明,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种思想,当人们说它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时候,它反倒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反复拾起。这种思想,无疑首先是社会主义。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种思想家,当人们宣称他的时代已经远去,他反倒会一次次“王者”归来。这种思想家,无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是一种光芒闪耀的全新理论。“潮”在站得高,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诞生,就牢牢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它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最深刻,在这方面,没有其他理论与之比肩;它对劳苦大众的命运最关切,在这方面,也没有其他理论与之比肩。“潮”在接地气,社会主义从来不是教条,它与苏联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潮”在力量大,社会主义是批判的武器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曾经选择过、实验过种种主义和方案,都没有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两个“只有”、两个“才能”,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在革命中的中国、建设中的中国、改革中的中国、复兴中的中国的强大威力。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