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逻辑与启示(3)

肖君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逻辑与启示(3)

社会主义是一种接力奋进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从来都有一股中坚力量的承载。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西欧。十月革命后,这一中心迅即转移到苏联。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社会主义运动从来都有高扬的旗帜引领。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弊端百出,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现了;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开始瓜分世界的时候,产生了列宁;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践踏欧洲的时候,出现了斯大林;在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难而执政的蒋介石集团节节败退的时候,出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在“中华号”巨轮冲破重重迷雾扬帆远航的历史关口,出现了改革领袖邓小平;在中华民族迎来复兴曙光,向着中国梦“重装”进军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则担当起了一个复兴领袖的职责和使命。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需要“马克思”的时候,它就会创造出“马克思”。

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全新社会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它能目光远大谋大事。在中国,我们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三步走”战略,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这些都是谋长远管长远的。而在西方国家,在野党和执政党轮流坐庄,为迎合短期选举利益,往往牺牲长远利益。它能集中力量办大事。1918-1920年,西方14国入侵苏维埃俄国,结果是苏俄胜利;1942-1945年,横扫西欧的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结果是苏联赢得胜利。在当代中国,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发展载人航天,建三峡大坝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它能自我完善成大事。作为一种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天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有300多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只有100年,但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社会主义是一种花开东西半球的宏大实践。把握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主义潮在哪,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在空间层面的拓展,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在实践模式上的深化。从空间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120多个国家近130多个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仅就共产党员数量看,世界上约有1.07亿名共产党员,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52%。在当今世界,有如此高度统一的政党名称,有如此之广覆盖面,有如此之多党员数量,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从实践模式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飞跃。特别是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辟出具有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