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强国是“强起来”的根本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探索,“强国”的内涵已越来越丰富,“强国”的目标也越来越高。“强国”已经从“陆地”发展到“海洋”“太空”“网络”,从“工业”“农业”发展到“科技”“金融”“制造业”“交通”“体育”“健康”“生态”,目标更加精准,覆盖更广泛、更高远。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卓著。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军队是国家和人民的保护神,强军是“强起来”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时应势,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牢铸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抓住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强军之基,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改革的深度、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历史性成果,人民军队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努力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起来”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长期进行时”
“强起来”不等于“已经完全强大”。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国家大踏步地走在“富起来”的大路上,并开始了“强起来”的新长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这提醒我们不能自大自满,不要急于求成,重犯历史上的“急躁病”。
当下中国正处于历时性和共时性问题和矛盾的多重交织叠加期,其困难之大、挑战之多、考验之严峻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领航中华民族“强起来”,既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又要防止“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既要躲“明枪”,又要防“暗箭”,难度犹如行船穿越惊涛骇浪、风高浪急、八面埋伏的“三峡最惊险处”。这些都充分说明,“强起来”的同时要进一步“富起来”;“强起来”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长期进行时”;“强起来”绝非“百米冲刺”那么简单,要有“万里长征”那样的决心和韧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