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

办法总比困难多

——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集中连片地区脱贫攻坚记

摘要:今年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干部群众倍感欣慰,通过推进精准扶贫,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0%下降到0.8%。

塞上秋来风景异,丰收季节民欢颜。十月的阴山北部铺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黄草白云之间,牛羊成群,土豆成山,雪菊茶香,运输农副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

今年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干部群众倍感欣慰,通过推进精准扶贫,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0%下降到0.8%。特别是今年完成了7100名贫困人口脱贫,基本提前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

“托牛所”里的笑声

49岁的锡勒乡村民马来栓因为儿子先天性骨髓炎致贫。为了让他家稳定脱贫,旗里给他家3口人每人补贴1万元,购买3头奶牛进行养牛扶贫。但他不能单门独户养牛,必须进入“托牛所”进行牧场化养殖。

奶牛业是当地扶贫产业的重点项目。合作社的创办者胡明是锡勒乡走出去的大学生,1994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在呼和浩特从事了数年的奶牛养殖后,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奶牛业。

“这里的奶牛养殖过去都是散户,农民一缺养殖技术,奶的品质不稳定;二缺销售渠道,奶生产出来卖不出去。”胡明2011年创建了奶牛养殖合作社,与当地政府合作,利用自己的养殖技术和积累的乳企资源,吸引贫困户签约“托牛”。政府给贫困户每头牛补助10000元,贫困户自出3600元,在合作社认购奶牛。奶牛由合作社集中购买、统一饲养,产奶统一包销给大型乳企,每头牛每年给贫困户分红2500元。5年后,老牛归“托牛所”处理,“托牛所”再分给贫困户新牛,以此循环,让贫困户稳定产业脱贫。

合作社同时还雇用参社的贫困户作为养殖工人,增加他们的收入。马来栓就是这里的工人。

马来栓扳着手指算起了收入:“3头奶牛,收入7500元;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3.6万元;媳妇在家种点地,一家全年收入稳定在4.35万元。”马来栓转眼就摘了贫困帽,如今儿子的病治好了,家里收入也上去了。马来栓谈起自己的脱贫经历,禁不住喜笑颜开。

像马来栓这样的贫困户,在这个“托牛所”有127户。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