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一、优先发展教育,使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基础与优先,凸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加快和满意,明确了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群众在就业、教育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也客观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更好的和更加公平、优质、可选择的教育,关键是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一是透过改革实现公平。着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集团化、学区制、学校联盟、捆绑帮扶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让老百姓身边都有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透过发展提高质量。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关键环节上大胆突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双一流”建设。三是透过创新拓展空间。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供给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教育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网络教育,提供多元化选择通道。搭建各级各类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突出就业优先,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把就业做好,居民收入才能增加,幸福感才有基础保障。因此,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整体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通过知识型、高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塑造人才的工匠精神。要加大对下岗失业、去产能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加大公益性岗位安排,零就业家庭必须要有一个人实现就业。二是积极拓展就业新领域,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释放更多就业空间,形成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按照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一定要通过发展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民生中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公平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更多的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待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不断增强。积极做好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四、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党中央对决战贫困再次发出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动员、整合资源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随着扶贫向纵深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就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建立优势资源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既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良好机遇,也是深入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让贫困户真正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的有力保障。

  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健康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广覆盖,13亿多人口看病有了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反映在医疗领域,就是人民期盼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与现实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变化,解决这一矛盾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是要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经过近些年的改革与发展,老百姓已经告别了缺医少药,但还是存在着看病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利用效率不高导致的。通过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把更多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下引,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让老百姓放心看病、看得好病。同时,把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让老百姓更加便利地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健全老年人医疗护理体系,加快推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新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形成由家庭、社区、政府共同构建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老年人“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凝心聚力蓄势而发。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