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领号人

最后的领号人

摘要: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在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属于北京市传统民间音乐的号子,指的是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赵庆福与儿子、孙女(资料片)  阎彤摄

酉水河上的老船工再现了当年拉纤与喊号子的场景 新华/TAKEFOTO

元明清三代,漕运进入了鼎盛时期。两万余艘漕运船只首尾衔接,浩浩荡荡地穿行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尤其是到了运河通州段,甚至要采取“限行”的措施,也就是要对行船的顺序和到达通州的时间,以及返航的时间都作出十分详细的规定。正如朝鲜使臣李宜显所载:“曾闻通州船樯,有如万木之森立,为天下壮观云。”清代通州学政尹澍也赋诗云:“天际砂名帆正悬,翩翩遥望影相连。漕艇贾舶如云集,万国鹈航满潞川。”

除了众多的漕船,还有不少商船、客船在运河上往来。船只数量如此之多,所需的船工数量也极为庞大。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有在耕作时喊号子的传统,比如《西游记》中就有“每一个小行者……一齐着力,打个号子,把那丝绳都搅断,各搅了有十余斤”的描写,而更早之前的西汉典籍《淮南子》有一段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汉族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一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而船工也不例外,行船之时,每当有打蓬、拉纤、摇橹、撑篙、闯滩等各种需要船工们集体协作的劳动项目,号子声便响彻云霄,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

久而久之,号子也成为船工们劳逸结合的工具,甚至发展成为歌曲,比如“嗨呀哈嗨!栽下膀子探下腰,背紧纤绳放平脚,拉一程来又一程噢,不怕流紧顶风头。临清州里装胶枣,顺水顺风杭州城,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

运河越往北,全国各地的船只就越多,号子也就各具特色,南腔北调都能听闻。尤其到了通州一带,运河上日夜运输漕粮,号子声响彻连天,以至于靠岸而居的人们称之为“十万八千嚎天鬼”,这句话在后来说及船工号子时,经常会被大家引用。

不过,在这南腔北调之中,也夹杂着具有北京特色的船工号子。这些号子是由通州的船工们受南方漕运船工的影响而创作,具有南方民歌音调,却也有北京典型的儿话音。用发掘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通州文化馆工作人员常富尧的话来说,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独有风格可以概括为:水稳号不急,词带着通州味,北曲含南腔,闲号儿独一份。

1

最后的纤夫与领号人

在家里排行老三的赵庆福今年已经88岁,他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人。这位老人可不简单,他是大运河通州段上最后一位纤夫,也是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的时候,他还是船上的领号人。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在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属于北京市传统民间音乐的号子,指的是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渊源,如今只能根据演唱者的回忆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是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光绪末年,漕运废除,通州码头地位逐渐消失,但在运河上民间的客货运输却延续到1943年,直到运河因大旱断流才停止。至此,与漕运共兴衰的号子也从大运河上消失。但是船工号子因有传人,所以流传至今。

作为最后一位会唱船工号子的纤夫,在前些年,赵庆福老人会在每天早上6点多,走到离家不远的运河边上,亮开嗓门吆喝一阵船工号子,要不然这一天都过不舒坦。但是,据赵庆福老人的大儿子赵义强介绍,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已经不能准确回忆年轻时代的故事。当然,老人这一辈子的经历,儿女们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早已耳熟能详,甚至也能随口喊出一段船工号子来。

赵庆福原来住在永顺镇盐滩村,一出门走几步就是运河大堤。如今的永顺镇位于通州新城区的中心区域,运河文化广场就地处永顺镇域之内。而在历史上,它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大运河、通惠河、温榆河等六条河流流经永顺镇,可谓交通便利,多河富水。在漕运兴盛的年代,永顺镇盐滩村是盐的集散地,从南方运过来的盐都要先卸到这个小村落,然后再运到京城里去,而这也是这个小村落的名称由来。盐滩村的生意并不仅仅局限于盐,它还是从南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物件的集散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盐滩村的村民主要在运河上讨生活,赵庆福一家也不例外。

“历史上我们村子里有几个人口比较多的家族,比如赵家、屈家、程家等,都有各自的船只,没船的人也给有船的人打工。在我爸还小的时候,这些船主要是跑天津,一趟得一个星期,去的时候满载毛皮和药材,回来的时候装着海盐、食糖和茶叶。”赵义强介绍说,“我父亲没上过学,6岁的时候就到船上干活了,那时候船上要培养领号子的,主要是看哪个孩子聪明、水性好、熟悉航道,知道哪儿有漩涡、浅滩,知道根据不同的情况提醒纤夫如何拉纤等。”在这个过程中,赵庆福脱颖而出。

领号的人在船上是有特殊地位和待遇的,一般领号人多是有经验的船工,出活不出活全看领号的,所以工钱都比船上其他的师傅高。6岁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福子”的赵庆福初上船时,先是帮大人浇船,一遍一遍地浇,主要是防止船裂开。到9岁的时候,赵庆福干的活就相当于一个伙计,他可以扳舵、推舵。他还记得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掌握技术的要诀在于心里念念有词,“推舵,吃烧饼;扳舵,吃油炸鬼(油条)”。

在这个过程中,赵庆福学会了喊船工号子。领号多为家族传承,其次是师徒传承,互学传承。赵庆福喊的船工号子是祖传,爷爷教会了姨夫和父亲,姨夫和父亲又教会了他,姨夫曾经告诉他,学会这号儿就能吃遍天下。当然,赵庆福没有想到,漕运没落之后,船工号子在运河上没了用武之地,却因为其艺术价值而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