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生:做好“双一流”背景下的学术传播

蔡红生:做好“双一流”背景下的学术传播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奋斗目标虽然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战略。大学的本质是学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依靠院系、研究所、图书馆、出版部门等学术媒介联结而成。一流的学术最终必须落脚于一流的学科,而包括学报在内的高校出版部门则是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其根本功能是服务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

实际上,以学报为代表的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是内部共生的关系,二者相互依托。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必然推动学术的繁荣和学科的建设。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高校的责任。学术期刊理应为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帮助,文化传播学在这样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必然很快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高校出版包括学报等学术期刊的出版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笔者有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顺应新技术变革的潮流,以“互联网+”的思维应对挑战。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极大普及,对教学、科研、出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式、互动式教学,如何利用海量线上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如何进行立体化出版、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有机融合,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除了同行评议、文献计量评议等传统评价方法之外,我们要思考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引入其他评价方法来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地,对高校学术期刊来说,应对数字化的冲击,一定要未雨绸缪,要认识到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3年,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以私人身份收购《华盛顿邮报》及其旗下数家地方报纸。此后,《华盛顿邮报》开启了贝索斯时代的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在区域扩张、流量提升、渠道更新、技术创新方面独树一帜,被美国业内人士称为“贝式转型”。《华盛顿邮报》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5年10月,《华盛顿邮报》网站月独立访客量达到了6690万,同比增长了近59%,成为全美第一。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化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期刊会很快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出版形态。数字化当然并不仅仅是呈现形式的数字化,而是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内容优化到复制生产、传播发行等一系列流程的数字化;唯有顺应技术变革的趋势,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第二,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开创学科建设和期刊出版新局面。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教学、科研、学术期刊出版都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解决重大学术问题为旨归。高校要拓宽校内外交流的渠道,加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立足于学科的前沿,促进学科的交融与融合,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以学术交流来促进学科建设和和教学科研发展,从而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高校理应从各方面支持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规范学术交流管理制度,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设立专项学术交流经费,建立学术交流活动的激励机制。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国际化而不盲目追捧国际化。

在当今时代,我们要重视同国外学术机构包括高校的学术交流,学术期刊则正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园地。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化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与自然科学有很大差异,它具有太多不能抽去和归一的东西,其国际化是有限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该具有清醒自我意识的本土化学术取向,坚实站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人文社会科学是根植于语言之中的,因此,必须强调汉语的中心地位。在学术评价体系上,我们不否定SCI、SSCI和A&HCI的学术评价方式,但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我们更应该建立自己的、以中文刊物为主的、有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重视国际化,而不盲目追捧国际化,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要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抓住历史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校一院一系。大学理应是开放的、包容的大学。我们要建设“双一流”,就必须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建立学术交流的良好机制。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