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民主生活会——丢下包袱,开动机器

开好民主生活会——丢下包袱,开动机器

当前,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陆续开展。从反响来看,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达到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目的。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在开展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中,怕给领导提意见,担心得罪领导,被“秋后算账”;怕给同事提意见,担心同事误会,误认为搞“假公济私”;也有人怕上级督查过不了关,搞起了会前“演练”……由于种种“怕”的思想,让民主生活会少了“辣味”、丢了原味,没有动真碰硬,也没有“红脸出汗”,也就难以开出高质量,开出真实效。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自我批评求真务实、真诚客观,才能坦白示人、坦荡做人;批评别人坦率中肯、认真负责,才能使人警醒出汗,这正是民主生活会的起点和落脚点。如果没有克服“怕”的思想,就会导致批评别人成为摆样子、走过场,别人批评沦为你好、我好、大家好,使整个民主生活会变成“和气会”“赞扬会”;如果“怕”的思想占了上风,甚至抱着“过关”思想,会前还要搞“演练”,便会流于形式,甚至娱乐化。如果民主生活会变成了“套路”,放出的是“礼炮”“空炮”,不但与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生动活泼、团结同志、推进工作的初衷相违背,甚至会出现新的问题。开好民主生活会,就要从“怕”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在查摆剖析中触及灵魂、在动真碰硬中见实效。

思想上存在迷雾,行动上便会迟疑,甚至走入误区。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还是东怕西怕,还是怕讲心里话,我们党的老传统就恢复不起来。只有在会前杜绝“蒙混过关”心态,把开展谈心谈会、征集意见建议上升到剖析思想、分析党性的高度,真正“轻装上阵”,才能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标准要求,才能坦诚接受党员同志们的意见和批评、问询和建议,从深处剖析自己中认清自己、看清问题的本质,使党性分析材料画得像、查得深、找得准、态度诚,真正触动思想、触及灵魂。

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与战友定下“君子协议”:各自检讨,把话讲透,不准记仇,不影响工作。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出了榜样。民主生活会上,只有走出“怕穿小鞋、怕伤和气、怕丢选票、怕失面子”等“怕”的误区,才能“交心交底”,才能防止“避重就轻”。要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摒弃“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的庸俗哲学,真正坦诚相见、开门见山,提出批评意见要戳到要害、点中痛处,以十足的“火药味”、十足的“硬通货”,开展真批评,进行真监督,达到真团结。要敢于自揭“疮疤”、自我开炮,落细落小谈问题、见人见事见思想,从灵魂深处找准真根源,真正触动思想、触及灵魂,立行立改,检身律己,实现净化提升。

要对查摆剖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细化整改落实的责任,明确责任分工,拿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到责任人,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把问题一条一条加以解决。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祛除等和看的心理,根除观望的心态,主动征求群众的反馈意见,把真落实、真整改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确保整改落实真抓实干出成效。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对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形成抓细、抓长、抓常的示范效应,真正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从怕到不怕,看似一念之差,实则是“丢下包袱,开动机器”。从“怕”的误区中走出来,就要绷紧思想上的弦,厘清认识上的“迷雾”;要敢于把自己摆进去,真正找准查实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拿出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和勇气,切实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和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123/98340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南京路28号市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