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王成国:以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平谷

【2018-02】王成国:以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平谷

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极其丰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作为生态涵养区的平谷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报告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强调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

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阐述。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报告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纳入民生范畴,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

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力度大、措施严、要求高,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明确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提交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深刻把握生态文化内涵要义,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根基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与“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灵魂”作用。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等其他生态文明建设要素不同,生态文化蕴含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精髓,还汲取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做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我们必须把任何一种生态行为,都置于生态文化的总体框架内进行考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而稳固的支撑。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取向,要大力弘扬与培育生态理念,使之成为普遍共识,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劲而持久的文化张力与内生动力。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要把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持续大力推进。要通过畅通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要把生态文化作为全民素质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发挥生态文化重要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坚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充分认识和发挥好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把准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发挥生态文化“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要用生态文化提升群众的生态认识。在平谷,乱排乱放、过量施用化肥、秸秆焚烧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依然存在。这说明广大群众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还很欠缺,还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做到以文“化”人,切实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树立爱护自然的道德观,形成保护生态的规范行为。坚持用生态文化的标准,深层次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梳理出平谷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通过“打击和保护”,全力治理和化解当前的各项环境问题。

发挥生态文化“聚”的作用。一是用生态文化“聚”心。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让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在群众中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凝心聚力的思想武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突出宣传教育的经常性、内容的针对性、载体的多样性、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态意识。二是用生态文化“聚”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要让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行动上形成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享有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体系。平谷区要以全民环境大扫除为依托,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让更多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志愿服务,在全区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治理的良好氛围。

发挥生态文化“融”的作用。通过生态文化推进“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将生态文化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刚性约束,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为一体,以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平谷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各种资源,全要素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大生态”工作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平谷的行动自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责任。必须从践行“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出发,把中央、市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工作的生动实践,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树立正确的绿色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平谷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践行宗旨意识的高度,把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坐标和准则。要从维护新时代人民优美生活环境需要出发,深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要按照“东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的定位,保持定力、担当作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全区环境更加宜居,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树立正确的绿色产业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必须以生态文化为引领,转变产业发展观念,坚持绿色产业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要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平谷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树立正确的绿色科技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唯有始终把科技创新纳入服务绿色发展、支撑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轨道中,才能有效可持续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科技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让科技融入到生态保护、利用和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把自然资源特别是农村农业废弃物利用起来,以深化“生态桥”工程为突破,努力建设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树立正确的绿色生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把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是个人生态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到日常生活中。针对我区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不低碳不绿色的生活方式,要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培育和倡导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让群众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履行应尽的绿色发展责任和义务。

总之,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以“打击、保护、提升、发展”八字工作法为抓手,全地域、全要素、全时段、全主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美丽平谷。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