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马”更“信马”的陈先达

“姓马”更“信马”的陈先达

摘要:陈先达上课生动有趣,极富逻辑,“把教义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他自信地说,“对于教书,我最大的优点是认真,绝不讲没有准备的课,务求达到讲一堂课有一点思想,绝不倒‘白开水’。”到了晚年,陈先达的哲学课堂更灵活了,“学生们经常来问问题,我的家门永远向他们敞开。他们喜欢陪我散步,在人大的林荫道上。除了教室,我的家和林荫道都是课堂。”

8e4b5e17d72b24d8de6be47996d17f83

陈先达,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爱国忧时的民族精神传统”

5年前的那个傍晚,陈先达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久久难以入睡……他情不自禁地仿写陆游《示儿》:“两岸一统日,家祭告乃翁。”

面对社会上的一些错误思潮,陈老总会以笔为剑,积极作出批判和回应。现在,很多年轻人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提倡价值观的多元化。但是在他看来,这种看法、想法是错误的。他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价值观是多元的,但在中国,价值观是一元的,只有多样化,没有多元化。

“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爱国忧时的民族精神传统,老年知识分子更是如此。”陈先达说。

“信马”才能真“姓马”

23岁那年,陈先达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班深造,从此,陈先达就留在了学校。陈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年,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他说:“我读的东西不多,但就我接触过的书本而言,我深感没有一种哲学社会学说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它的世界观方法论那样,能使我们对当今世界问题的观察‘心明眼亮’。”放眼世界,体察自身。“从新中国建立60多年的经验来看,如果摒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往往不得要领,甚至是一大堆废话和谎言。”陈先达强调,马哲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专业、职业、信仰三者必须统一,如果单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是不行的。与其他专业的教师不同,他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传播一种信仰。他认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责任。

不讲没有准备的课

陈先达上课生动有趣,极富逻辑,“把教义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他自信地说,“对于教书,我最大的优点是认真,绝不讲没有准备的课,务求达到讲一堂课有一点思想,绝不倒‘白开水’。”到了晚年,陈先达的哲学课堂更灵活了,“学生们经常来问问题,我的家门永远向他们敞开。他们喜欢陪我散步,在人大的林荫道上。除了教室,我的家和林荫道都是课堂。”

陈先达与哲学的“旧式婚姻”

陈老打趣,说自己与哲学是“旧式婚姻”,先过门,后恋爱,在分配到哲学专业以后,才逐步培养起对哲学的感情。他说,以哲学为业就是以思考为业。这决定了从事哲学研究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人的职业,它不断地拷问自我。对陈老来说,闯进哲学殿堂纯粹是偶然的,“我像一个走错了教室的学生,逐步被讲台上老师博大精深的知识征服了。”越接近越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