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境界(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境界(2)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1世纪焕发出生机活力,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绘制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但现实社会主义并未像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在西欧北美发达国家取胜,而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并使之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自然就成为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带领中国人民果断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进入21世纪,时代变化和中国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中国共产党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究中国面对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发展变化,积极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在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增长7.2%,突破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国家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和“重要引擎”。

上述发展成就的取得,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密不可分,与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的三个“一以贯之” [4] 密不可分,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密不可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1世纪焕发出生机活力,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其优势突出表现为:其一,坚持人民中心不偏离,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活力。“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6]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就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以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并由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7] 的庄严承诺,再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其二,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决策。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才得以领导全中国人民不断开创宏图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其三,坚定理想信念不放松,把践行共同理想和坚定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命脉和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英勇奋斗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的目标要求,并绘制出了新的“两步走”的奋斗蓝图,即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开启,必将进一步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国际共运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它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扩大了社会主义理念在当代文明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人类文明前景提供了理念、制度、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全新选择。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8]

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不仅诠释了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而且改变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关系严重失衡的局面,使人们看到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希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在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同时,也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境界。

首先,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坚守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阵地,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极大鼓舞了国外共产党及左翼力量的发展,为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低谷、步入复兴的起点,起到了示范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作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经验蓝本。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中,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理论指导思想作为参照范式。乌拉圭《共和国报》主编卡拉瓦哈尔指出:“中国的发展成就坚定了乌拉圭自主发展的信心,因为中国已经为人们展现了另一种现代化道路的可行性。” [9]

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子午线制作公司承制的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通过采访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对世界的启示。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费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甚至提出,希望美国能做一天中国的制度,表达了对中国制度优势的羡慕。

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共产党,正以强烈的历史担当,书写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正以昂扬的历史姿态,行进在社会主义的宏图大道。可以预见,20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呈现更大生机,必将促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必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现全面复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7ZDA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2] 习近平:《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3年1月5日。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4] 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7] 《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10页。

[9] 《记者札记:外国记者解码“中国成功学”》,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19cpcnc/2017- 10/20/c_1121833583.htm.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