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的见证

老胡同的见证

摘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说起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少不了这一条条的胡同、一间间平房,作为一名房管人,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与胡同里的老百姓打交道,保证他们房屋的住用安全。

大家好,我叫宫智萌,来自北京京诚集团,我宣讲的题目是《老胡同的见证》。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说起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少不了这一条条的胡同、一间间平房,作为一名房管人,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与胡同里的老百姓打交道,保证他们房屋的住用安全。为了精心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尽快恢复老北京风貌,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治理辖区内直管公房的“开墙打洞”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按区域划分小组,各个击破。

东四街区,在老北京绝对属于一块宝地,“东四西单鼓楼前”就提到了这儿。以前,这里担纲着旧枢密院角市、教坊演乐、朝阳门货运通道等重要历史使命。这一带院落规模大,曾经坐落着不少明清时期达官显贵的宅邸。清朝管皇家粮仓的,皇后婉容的大姨都在这儿住过,纪晓岚的外宅也建在这儿。这片胡同自元代形成至今,几乎完整的保存下来,也是北京旧城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为数不多的元代城市格局标本。

可家住东四六条的胡先生经常说:“我打一出生就住在东四,住了六十多年了。小时候,大清早,老人提着鸟笼溜早;晚上呢,在街边的路灯下看下棋,局里局外都是乐呵。可这几年,眼看着胡同是越来越乱,大小餐馆一个挨一个,汤汤水水,把胡同当咸菜淹了,我这辈子呀,是再也看不到老胡同的模样了。”

也难怪胡先生发感慨,这么好的地界,十几年的功夫,不少住户扒了门,比着赛的往外租,临街的没少占便宜,可稍微住里边的老胡受了气了,别人扒门就得砌墙,生生地把他给砌里边了。好好的通道你一段我一段,被瓜分了,没办法不少人都这样干,老胡窝了一肚子气,有理也没地说。也是他机灵,从通道扒出一个口子,当了院门,这才解决了出入问题。虽然内心不愿意这么干,唉,被逼无奈呀!

这次封堵开墙打洞,尽快恢复老北京原貌,时间紧,环境复杂,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我们掌握的,必须有一个熟悉的人当参谋。

我们小组马上想到的就是老胡,“老胡,请你给我们做顾问,恢复老胡同原貌……”。没等我们说完,老胡眼里就放了光了,“好,好啊,要是这辈子还能看到老胡同的样子,让我干什么都行!”

老胡同整改要求修旧如旧,但老胡同长啥样?院墙建在哪?门楼门道在哪?这些不是拍脑门就能找到的,这回找老胡真是找对了。

就拿东四五条2号院来说吧,他在五条的一进口,院里有12间房,多半的房屋都出租给了买卖人,老胡指着一个棚子说:“老院门就在这儿!”大家真是有些怀疑,这不是一个完整的铁皮房吗?没看见院门呀?等拆了铁皮房,大家真是服了气了。

原先的老门是从院内打开的,租户在原来院门的地方盖起了一个大棚子放杂物,院门盖在棚子里,把整个院子的通道都堵死了,没这次整改,老门楼还得憋屈的窝在铁皮房里。

陆续的,我们逐步完善整改工作机制,除了邀请老胡这样的老胡同当顾问,还从有关单位借阅胡同老的样式图,一人一图,我们像多了两个睿智的大脑,又像多了两双慧眼,工程进度也加快了。

东四六条有50多家店铺,是最宽的一条胡同,在胡同两侧,小饭馆、小美发店等五小门店像种玉米一样,一茬接着一茬。先别说什么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差,就说说有的商家挣钱不要命!

在做入户调查时,出现的情况吓了我们一跳!有的为了增加面积,改变原来公房的房屋结构,有的私拉乱接电线,有的把承重墙都拆了,只靠木柱子支着,有的为了美观,把柱子给包上了,拨开柱子外边的装饰,一根手指不费劲就能抠到柱子里,有人找来一个改锥,一下子全都插进木头柱子,再长点,能扎个对穿。天啊,柱根全腐了!我们是一边查一边冒冷汗,这个时候商家也不再嘴硬了,我们适时的劝解,“你们别净算经济账,还得算算安全帐,这样的房子不修不改,要是伤了谁的命,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陆续的,我们发现有的大柁变形的,有的檐椽断裂的,有的房脊走形的,这些都被商家包装在里面了。

前期的摸底调查,有很快就能谈妥,有磕磕巴巴通过的,也有大老远看到是我们来了,赶紧关门的,我们就一趟趟的跑,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找不到原来的承租人。

有一家承租户扒掉老房子,连老房地基都挖了,盖起了三层小楼,然后租给别人,第二个租户又转租。本来这样的建筑是要坚决拆除的,可通知发给谁都说我不是房主,得亏老胡这样的老胡同帮忙,借助有关单位力量,才找到房主,工作才得以开展。

现在您来到东四,门脸少了,家家门口的杂物的也少了,反而,胡同里多了种满各种花草的花池子,还有架子上沉甸甸的葫芦和瓜果,每一个经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这花开的真美,这果长得真好!”政府还对胡同临街房屋的外立面、窗户进行统一规划,朱漆大门、仿古墙砖,恢复成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风格,像是又回到了“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老北京生活。老胡跟我开玩笑地说:“小宫,老胡同回来,我每天都惦记着四处转转,我真没看够呀!”

也难怪老胡这么说,这片伤痕累累的老胡同,正在一步步的恢复原貌,让人们找到老胡同韵味的同时,找回老北京的感觉。

这个时刻谁见证,在座的人会说我亲身经历,我见证,100年,300年,500年后,老胡同会说,我见证!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