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摘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就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布置和决定的行动化与具体化。此次机构改革具有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改革深度的革命性、改革设计的科学性、改革成果的法定化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突出特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断改善民生为发展的根本目标。2018年全国“两会”将因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新篇、奠定国泰民安基础而载入史册。

一、2018全国“两会”为谱写历史新篇章、实现中国强国之梦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预期性成果

这次“两会”除完成换届之年例行正常议题外,最重要的贡献并引起中外媒体关注的新亮点主要体现在修改宪法国家机构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这三大方面,这对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将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一)这次修改宪法为中国人民在党政一体下走进新时代实现强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宪法基础

这一次宪法修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超大型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规律的应用。

1.本次修宪最大的突破点是建立党政一体新思路,使得党和政府的制度安排达到一致性,更加趋于合理性

对现行1982年《宪法》所作的第五次修改,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次既写入总纲又写进正文,是党政一体新思路的体现。这次修宪使“党政一体”体制获得宪法地位,中国将在一党主导下,将以往的党政两家的两个政治过程合并成为一个政治过程,使中国的政治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体制真正构建起来,这是构成一个政治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体现,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即行政、司法、立法三块相互独立、彼此监督制衡的体制有着本质区别,这是中国最有深度的体制改革。这次修宪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中国迈向党政一体的改变获得了宪法地位。

2.这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意义重大,修宪中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和确立指导思想是顺民心顺时代发展要求之举

对现行宪法所作的21条修改,既与中国共产党相关会议精神与决定一脉相承,也是顺应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其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有着三重意义。一为政治意义,即修改宪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其入宪是国家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它使我国国体的表述更加科学、也更加全面,有利于在全体人民中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有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宪法依据。二为法治意义,即修改宪法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宪法确认。它可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宪法依据,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有力地推进宪法法律实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三为理论意义。第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第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点尤为重要,将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表明了中国政治体系改革以及社会发展有了宪法理论基础。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实践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宪法中确立这一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勇气和担当。  

3.这次修宪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写入宪法,对促进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一幅五彩缤纷的百花图,也是一首人类共同走向现代文明的同舟共济的共赢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已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等决议之后,又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在全国“两会”上被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人类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述在各个层面逐步延伸、不断完善,在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理念也逐渐成为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担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入宪,有利于表明中国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国宪法,既是对“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也是对“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有力回答。其以入宪形式使党的主张和方略成为国家意志,把党确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熔铸于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中,是中国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担当。中国在全球坚持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在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反对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避免不公正的贸易战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相伴而行的提出,将构成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一体两翼,意义极其重大而深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在全世界广受欢迎,是因为这一重大理念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国兼济天下的历史底蕴。它回应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时代要求,彰显中国致力于合作共赢的现实担当。它继承和发展联合国宪章精神,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它契合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美好向往,凝聚了世界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外交理念,更是文化理念、价值理念,是为了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习近平主席适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中华民族普济天下、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精神的充分体现,以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着眼寻找世界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平台,货物与资源的全球配置、最佳生产力的配置,使先进的生产力通过交流在全球各地同步发展,淘汰落后的产能,对促进世界经济腾飞作用巨大。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