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和创新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主导权(3)

在开放和创新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主导权(3)

摘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左翼文学发展十分迅速,到了20世纪40年代,不仅生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话语,而且其声势也已经盖过了在中国曾经颇有影响的自由主义文论。

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主导地位,需要有开放的理论姿态与创新的理论勇气

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主导权,实际上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性的理论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一元话语领导与多元话语并存之间、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辨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必须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统领。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一理论使命。但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自身的建构过程中,又不能采取闭目塞听、固步自封的态度,而是必须在多元话语的竞争中去建立自己的理论领导权,在与社会现实、文艺现实以及不同理论话语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丰富与完善自身,并不断从其它理论中吸收有益的成份去发展自己。只有这样,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能保持自己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具有鲜活的理论生命力。

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整个文论话语格局中的领导地位,需要不断地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与方法进行斗争,才能够确立和巩固。但是,在不同理论话语的竞争中,采取唯我独尊的理论姿态,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的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其它理论思潮,不加区分地完全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对立面之上,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不仅不利于正常的理论生态的生成,而且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的发展与理论领导权的建立。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内部,一个学者采取“唯我独革”、“唯我独马”的教条主义态度,不允许其它有建设性的观点存在,更不愿意听到对自己观点的质疑,是极其有害的。自信开放的理论姿态,一元话语领导下的多元话语并存,以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良性理论互动,是巩固与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主导地位的重要基础之一。

正确解决守正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领导权的加强,同样十分重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自身的哲学基础、思想体系、理论观点与阶级立场,对此,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与此同时,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形成了许多核心命题与独特的理论指向,如对文艺人民性的强调、对文艺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关注、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精神的结合等等。这些理论特色,也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但是,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与社会生活方式,新的文艺现实,必然为文艺理论提出许多新的命题。如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只注重守正,不注重创新,那么其理论的阐释力与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最终影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理论建构绩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在不断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需要在不断创新中保持其在现实面前的理论活力。在守正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创新,是巩固与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主导地位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