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发展底色更“绿”

“天府之国”发展底色更“绿”

四川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四川进一步强化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各项绿色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修复生态,“严”字当头。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川先后出台严于国家标准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的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

相关举措落实到位。四川以成都平原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联治,重点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良好水体保护、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四大工程”;扎实推进河长制,十大主要河流均由2名副省级领导担任“双河长”,全省设立河(段)长8万多名,探索建立了“河长+警长+巡长+会长”的河道治理模式;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预警、污染分类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三大工程”。

修复生态,要监管到位。四川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对全省十大环保突出问题实行省级领导挂牌督办。

在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发展方面,四川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取消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GDP考核,在全省划定13处生态保护红线区块,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7个。

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四川加快推进绿色航道建设,启动实施了长江浅滩治理工程,嘉陵江四川段全江渠化基本完成。

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四川持续优化沿江生产力布局,支持宜宾发挥临港优势,培育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协调推进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泸州、宜宾两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推动稀土、水能等资源开发利用。

为推动区域合作共建共享,四川与重庆、云南、贵州联合印发了长江上游四省市2017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发展,深化对口支援和东西扶贫协作,拓展川浙、川粤合作。

近年来,四川还通过强化监测网络建设,夯实执法监管基础,强化各方统筹联动,形成执法监管合力,强化目标绩效考核,提升执法监管实效。

柴登科是眉山市丹棱县龙鹄村的垃圾处理承包人。“2016年年底,我中标了龙鹄村垃圾清理工作。据我了解,丹棱县的农村都已经有了很健全的农村垃圾处理日常清运和管理制度,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解决了资金监督和管理难题。”柴登科说。正是得益于这种细化到村的监管和治理,长久以来农村垃圾减量难、监管难的局面有效改善。

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四川已建成27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6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4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1108个基础土壤监测点位,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全要素监测数据共享。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四川坚决关停了753处小煤矿,不再审批建设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站,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通过实施“气化全川”行动,四川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059万千瓦。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