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40年的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40年的新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就是凝聚共识,使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最大限度地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回首40年改革开放的光阴,中国共产党人正道沧桑,在风雨兼程中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勇立潮头,勇于奉献,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动着中国人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阔步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既是对外的政治宣言,也是对内的政治动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就是凝聚共识,使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最大限度地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首先是一种政治定力,就是凝聚共识、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是改革开放新篇章的重要基础保证。“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显然,不出现颠覆性错误,体现的是一种方向自信的政治定力的问题。

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定力,最鲜明的标志是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深化改革的合力,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而展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全面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与过去40年的改革不同,深化改革从点开始转向面,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但不改不行,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必须更注重凝聚共识,善于用最大公约数统一认识,在深化改革上形成聚焦点,凝成合力。没有广泛的共识,深化改革难以顺利推进。而有了共识与合力,改革事业就事半功倍。这就是心通、思想通,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能全通。

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定力,不仅是一个意志,更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结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性问题。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就是要凝聚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的高度认同和信心。这种认同和信心,既通过4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凝聚共识,寻求支持和参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更清醒认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难题,增强在破解难题中前进的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调动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起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必胜信心。这样,全面深化改革就会有内在动力,就能形成“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的生动局面,汇合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一种引领力,就是有效凝聚13亿多人的力量,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大而发愤图强

人民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之所以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根本原因在于调动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起了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磅礴之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拥护和支持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仍然在人民之中,巨大的杠杆支点就是引领13亿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深化改革的主人翁意识,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大而更加发愤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是改革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和支持的动力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关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始终把民生作为最大政治抓住不放。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就要千方百计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也要当作大事办好、照看好。要关注群众情绪,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马上就办”、“马上就办好”的姿态不敷衍、不马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深化改革的获得感。学会经常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看看他们赞成什么、期盼什么、反对什么,找准我们工作的改进方向、纠正之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农村视察时所说的:“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有效体现群众要求,经得起实践、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一个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征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任何“获得感”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昂扬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的拥护支持度。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