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浇灌中非友谊之花

共同浇灌中非友谊之花

一带一路·中国情缘

摘要:这段路铺设完毕后,就被当地民众和中国维和工兵共同命名为“中非友谊路”。当地政府还专门制作了一块路牌,由南达尔富尔州州长艾萨奇亲自主持揭牌仪式。它给当地民众带去便利通达的生活,也见证着中苏两国人民历久弥坚的真挚情谊。

2017年11月29日,中国第四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女兵班班长于培杰(左)在执行武器禁区巡逻任务休息期间,与共同执行任务的联合国警察交流心得体会。

王理红摄

2017年1月20日,在埃及开罗举行的2017“欢乐春节”大庙会游园活动上,埃及小朋友现场展示自己写的中文、阿文名字。

齐正军摄

2003年3月,柴油发电机组工程建成,中国和几内亚比绍两国的工程技术专家对机组进行检查并联合验收。

徐 明摄

2017年9月30日,段瑶将刚出生的孩子交给孩子的爸爸。

彭振刚摄

苏丹

“中非友谊路”见证真挚情谊

张晓昆

在苏丹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市,有一条“中非友谊路”。它的名字,源自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5年11月的某天下午,中国第十一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奉命在当地进行道路施工。我作为装载机驾驶员,正和战友们一起作业。这时,四五个中年男子突然跑过来,拦下了我的装载机,急切地用当地语言说着什么。其他围观群众也把我的车团团围住,纷纷用手指着车,似乎车辆出了什么问题。我赶忙一边用对讲机向指挥所报告这个突发情况,一边下车查看。

检查后,我发现车辆发动机正冒着团团烟雾。原来,水箱进水管已经破裂,水箱里的水几近漏完。这种故障很严重,如果装载机继续工作,发动机会因为过热导致损坏甚至报废,今晚车辆将无法返回。连日来,苏丹政府军与反对派持续交火,已造成数百人伤亡。社会治安形势也不断恶化,夜晚发生过多起恶性抢劫事件。如果不能及时返回营区,恐怕将面临诸多危险。

随车的修理工由于没有携带相关配件,只能用塑料、铁丝、胶带等器材临时维护,无法彻底解决漏水问题。此时要想顺利返回营区,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水做保障,边行驶边加水是唯一办法。战友们纷纷将随身带的饮用水倒进水箱,但是即便这样,行驶没多远,水也会漏光。

此路段距离最近的取水点有20多公里,加之道路崎岖不平,如果此时去取水,返回时肯定天黑了。12月正是苏丹旱季,水贵如油。我们经常看到当地民众蹲下去,直接喝路旁水坑里的积水。因此,我们也没打算向当地居民求援。

然而,了解到情况后,当地一名男子找到我们的维和翻译组军官,主动提出他可以解决我们的难题,随后便跑步离开了。10多分钟后,这名男子手里提着一个大水桶回来了,满头大汗地把水桶递给我们,水桶里足有30多升水。

修理工根据车辆故障情况等因素判断车辆一共需要200升水,这些水显然不够。这时,围观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他们相互议论着什么。取水男子与其他人一阵商量后,欣喜地对我们喊道:“他们可以为你们凑够200升水!”我们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不停连声道谢。

20分钟后,民众们端着盆盆罐罐过来了。他们有的带了50升水,有的30升,还有的10升……凑一起,差不多200升水。这些水虽不够清澈,却是他们珍贵的饮用水啊!看到他们朴实地微笑着,小心翼翼地把水倒给我们,战友们纷纷流下了眼泪,我也哽咽不止,感激如同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这段路铺设完毕后,就被当地民众和中国维和工兵共同命名为“中非友谊路”。当地政府还专门制作了一块路牌,由南达尔富尔州州长艾萨奇亲自主持揭牌仪式。它给当地民众带去便利通达的生活,也见证着中苏两国人民历久弥坚的真挚情谊。

(作者现为中国第八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新闻报道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