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自轴心时代以来,便演化出中国、印度、希腊、以色列等不同特色的轴心文明。中国的轴心文明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广大华商华人科学家是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先行者,在即将来临的智信社会新时代,应全球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改进全球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以“一带一路”为发力端,率先培育成熟的商业网络和跨国的营商环境,把华商经济圈打造为世界稳定发展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成为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华商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第二种力量,由中国企业和海外华商共同形成的华人经济圈,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和格局。
在智信社会,以思想和创意为核心的智本将逐步替代资本,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智慧社会的资源配置将从注重物理、实物的生产转变为更注重信息、知识、思想和创意的生产,是深度激活人的创造、创新和创富能力的重要体现。“一带一路”是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对华侨华人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华侨华人中的高技术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带一路”的发展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经济转型也离不开中国本土的产业转型和“一带一路”开放大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在新时期,海外华商经济与“一带一路”之间是互为唇齿、相互依托的关系。华侨华商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把他们掌握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辐射到除了中国和住在国(地)之外的数十个国家,前景不可估量。
四、把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打造成世界经济稳定的核心力量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华人华侨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 19 世纪大量华人出国务工开始,中国境外的华人华侨群体逐渐形成,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庞大群体。华人华侨对于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如果说技术竞争是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那么人才竞争可以说是技术竞争的核心。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战略引领作用,又要发挥领军人才集聚创新要素的“智高点”和“点石成金”的作用。在中国大地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在世界各地打造中国高端人才中继站势在必行。
大批华商华侨移民游走于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他们在跨越不同制度、促进不同地区间交流的同时,促成制度间的交流沟通乃至优化与自觉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移民对于不同国家、制度及文化间的跨越、游离与超越,是人类从分散走向趋同,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推动者和实现者,他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理想的过程中,也同时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人类共同体的福祉。华商华侨为人类社会构想了一个“和而不同”的大中华民族共同体,他们在“文明间对话”的基础上,建立人类共生的“心态秩序”以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新理念。新时代华商华侨华人,通过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因素建构他们在侨居地的社会关联,也形成了所在国人民对文明中国的记忆与想象。增强了对“文化中国”的认知、记忆与想象。超越民族国家的跨区域共同记忆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在“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中从文化层面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美国学者哈里森(James Harrison)认为,在中国,人们强调的是文化主义(Culturalism)。文化主义基于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信仰体系。华人华商华侨因文化主义的思想脉络,超越了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但也同时因文化主义而使民族不断同化或融合,文化融合的力量泯除了种族与国家的界限,使得世界“多元融合”逐步成为主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乐博士指出的那样,“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在世界文明进入第三次文明融合期之际,华商不仅应继续在经济发展方面作出贡献,也需在文明进步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综观21世纪,将是一个以不同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顺应时代的发展推进的历史社会的进步。
世界文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呈现出文化生成的多源性,更呈现出文化创造主体持续不断的互动、融合和大一统格局下的民族和文化的多元一体。通过文化上的相互学习,经济上的互通有无,宗教信仰上的兼容并包,婚姻上的跨族互通,各民族不仅在血缘上逐步融合,而且在文化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的格局。正是这种各民族、各文化之间持续不断的大互动、大融合,正是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有义务建立一个全世界人类都可以接受的伦理标准,作为共识。让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依照自己独有的方式相互交流、融合,达到丰富多元文化的理想,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目标,形成全球性的现代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规范。中华文化魅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必将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导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