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我与改革开放”百姓宣讲首场报告会宣讲稿(3)

北京市“我与改革开放”百姓宣讲首场报告会宣讲稿(3)

奥运宝宝眼中的新农村

大家好!我是王思睿,来自昌平区郑各庄小学。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奥运宝宝眼中的新农村》。

我是一个奥运宝宝,听妈妈说,我满月那天,正好是奥运圣火在村子里传递的那天。这可是唯一一个传递过奥运圣火的村庄。说到村庄,我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为这个我还跟妈妈辩论过这个问题。

记得有一天,妈妈兴奋地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我不认识的字。妈妈对我说,这是你的入学通知书,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郑各庄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啦。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郑各庄”这几个字。

我问妈妈“郑各庄”在哪儿?妈妈笑着说道:郑各庄就是咱们生活的这个村庄呀。我满脸疑惑,这里不是叫宏福苑小区吗?怎么成了农村啦。因为我去过农村的亲戚家,跟这里一点都不一样,这里有高楼,公园,超市,电影院……这儿怎么可能是农村呢?

妈妈说:这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那以后,我的小脑袋里就有的一个疑问,既然这是新农村,那么,那个旧农村去哪儿啦?它长什么样儿?   

后来,我经常问来接我放学的姥爷,郑各庄村以前是什么样的?姥爷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穷”。我真的不理解什么叫穷。把姥爷问烦了,姥爷就说:“穷就是你想吃什么、穿什么、玩儿什么都没钱。”

没钱!那就是您的责任了,您为什么没钱,难道您年轻时没有好好工作吗?您不努力工作当然挣不到钱!您没钱就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难怪妈妈经常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妈妈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却连一支水彩笔也买不起。原来这些都是因为姥爷没钱!

但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宏福苑小区,爸爸妈妈每天认真工作,让我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每到假日,爸爸都会开车带上全家去旅游,他带我不是去大河名川,而是去那些农村。每次看见那些低矮的小房子,走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姥姥姥爷就会特别激动,说什么:“你看这儿跟咱们村以前一样。”“你看那个学校,多像闺女小时候的学校。”

一开始,我还觉得挺新鲜的,但是这种心情马上就被踩了一脚的羊粪给整没了。这些还可以忍,但是那里的厕所却叫我忍无可忍。记得第一次在一个小村庄里上厕所,我往里一探头就立马跑了出来,妈妈好像早就知道了结果,看着我狼狈逃窜的样子竟和爸爸一起大笑起来。姥爷说:“农村都这样,将就点吧。”我说:“才不是,我们家也是农村,我们那儿环境多美呀,多干净呀。”

只听我妈妈说到:“当然啦,咱们郑各庄村是北京最美乡村,全国最具魅力的乡村。但是,孩子,你要记住,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当然知道啦,学校的老师们经常教育我们说: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任何好的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付出和努力。我现在是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为习爷爷分忧!”爸爸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得没错,闺女,好样的,有志气!少年强则中国强。”车子在山村小路上颠簸而行,这让我更加思念我们学校门前的那条路。

这条路叫宏福大道,它传递过奥运圣火,接待过世界友人。

每次我背着书包走出学校的大门,都要站在这条宽宽的、平平的路旁仔细看上一会儿。姥爷在旁边一再催促我:“快点回家写作业。我这才恋恋不舍离开。这条路好美呀!可是,每当我和姥爷说起这条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姥爷总会湿了眼眶。”

那天,我又兴致勃勃说起了这条路,姥爷沉默地看着我兴奋的小脸儿,我轻轻地攥着姥爷的手:“姥爷您怎么了。” 

姥爷慢慢地低下头看着我说:“孩子,你妈妈上学的时候走的也是这条路。那时候,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啊。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咱们村的带头人带着大伙儿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有咱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呀!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给我们带来的安定、美好、幸福的生活,要心存感恩啊!”

我望着姥爷噙满泪花的双眼说到:“姥爷,自从妈妈带我到昌平革命烈士陵园,告诉我纪念碑上那位叫‘李万和’的烈士就是您的大哥时,我就明白了。您放心吧,您和妈妈已经帮助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一定会心存感恩,努力学习,长大为国家作贡献!”

第一书记老季

大家好,我叫季景书,是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第一书记,同时,我还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老师。我宣讲的题目是《第一书记老季》。

2016年11月26号,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张泉的情景。海拔600米的山上,满山积雪,石头房子,房子里没有上下水,也没有暖气。全村84户就有54户低收入,15户低保,24名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人70人,18到60岁的劳动力也就50个(还有一半在外面打工)。

面对这些,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村里的赵大爷更是直截了当跟我说:“你是来镀金的吧!你一个当老师的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能干啥呀?要是企业的来了,还能给我们些钱呢!”

我明白,要想让老百姓信得过,就得干出个样儿来!

村里通往村外只有一条10公里长的山路,因为没有防洪护坝墙,每年都被山洪冲毁一些。老百姓想要买个油盐酱醋,就得走这条10公里的山路。为了方便老百姓、也为了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我主动当起了摆渡车司机。有一次,赵大爷在车上无意中说了句:“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就好喽!”

“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对啊!要想富先修路,必须修一条像样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村里的赵书记三天两头往镇里区里跑,反映我们要修路的诉求,直到有一天领导打电话说:“老季啊,你们要修路的事儿,就别再跑啦,放心吧!天儿一暖和就动工。”我这颗悬着的心啊终于落了下来。

后来,路修好了,公交也通了。大爷大妈们走在新修的柏油路上,看着那厚厚防洪护坝墙,拉着我的手说:“行啊老季,你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可我却高兴不起来,路是修好了,这钱袋子啥时候能鼓起来啊?

我们村里只有核桃、板栗、山楂,我算了笔账,即使按市场上双倍的价格把这些全卖了,也挣不了几个钱。

我们党支部几个人就整天琢磨着,这要是能把村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了,肯定能挣大钱!

我和赵书记商量着只有“借船出海”的法子能行,后来还有人笑我说,你呀,这叫空手套白狼,反正一个意思,就是没钱也得把老百姓的事儿先干好了。

好,说干就干,我放下面子,低下头,调动了所有资源。最终,河北的、山西的、浙江的企业分别帮我们加工出了板栗仁、山楂养身茶、没有添加剂的山楂汁饮料等一系列产品。但是没有品牌,根本打不开市场。后来我们决定,干脆,我们自己注册一个集体企业,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注册个什么样的企业呢?那段时间,我碰到谁都问,帮我想个名字吧!

记得是个周末,我刚到家,媳妇儿就跟我聊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我嘴上没说,心里想,我哪儿有心思和你聊电视剧啊!媳妇儿见我爱搭不理的,还生气了,冲我说:“哼,你快了,你快成李达康了!”

“达康?达到小康!”嘿,我的梦想不就是带领老百姓达到小康吗?!对,就叫达康!2017年5月,我们成功注册了“北京张泉达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那一刻别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我们有了“张泉达康”品牌套装产品,在座的各位,你们从早到晚都可以吃张泉达康没有添加剂的绿色食品。

2018年2月,我们集体拿出部分利润,给每个老百姓分红,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018年4月,市委领导到我们张泉调研,当面肯定我们党建扎实,集体企业发展得好,精准帮扶有成效。

现在你再来我们张泉啊,就能感受不一样的张泉:我们有高端民宿,山顶上有观景步道。春天,您看满山的绿;夏天,您避暑纳凉;秋天,您吃核桃板栗南瓜宴;冬天,您坐在炕上静观雪景。

张泉的老乡,已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现在,我们的老百姓已经忘了我是个“第一书记”,但是,他们多了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有事儿啊,您找我们老季!”

 中国桥 通世界

大家好,我叫张晔,来自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桥,通世界》。

说起公规院,也许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您知道吗?咱新中国的五横七纵交通网、第一条进藏公路、第一条高速公路、全世界第一座主跨超千米的斜拉桥, 还有被英国《卫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都是由我们设计完成的。如此辉煌的成绩,离不开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们。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布了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最严、设计标准最高的工程。这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投资超千亿,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大项目,犹如登山界的珠穆朗玛峰。可最初设计时我们国家在该项工程成败的关键部分——海底沉管隧道领域的技术水平还仅仅是个小学生,让小学生去登珠峰?这简直想都不敢想。所以当时我们想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请外援。我们选择了欧洲的一家公司,对方答应派出二十多人来进行技术指导,但张口就要15亿元人民币,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预算,总设计师反复和他们协商:“我们只要最基础的部分,给你们三亿,行不行?”“No!”没想到对方非常干净利落地拒绝了我们,笑了笑说:“送给你们一首歌吧,歌的名字叫《祈祷》。”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我们祈祷上帝吗?难道是让我们去做梦吗?难道离开他们我们就不行了吗?箭在弦上,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自主创新,我们只能靠自己!随即,院里派出六十多位设计师常驻现场,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7年没有假期,同3000多名工人一同奋战。

2017年5月2日凌晨,我有幸亲历大桥海底隧道的合龙现场,目睹了这举世瞩目的历史一刻。最终接头安装现场是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甲板距离水面至少有20多米,相当于七层楼这么高,我们每六个人一组,站在一个不到2平米、没有护栏圆板的外圈,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我们的安全只能靠死死抓住圆板中间的麻绳,就这样被晃晃悠悠的吊了上去。有恐高症的我心里特别紧张,看着身边的同事,突然特别心疼他们,这7年来不知他们每天都要这样被吊上吊下多少次。

大桥最后接头的安装被业界比喻为海底穿针,而这根针是一个长12米,重量超过6000吨的巨大楔形结构。我们要把它放到水下30米的两截沉管之间,高低差必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

当天有一百多家媒体在现场进行直播,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随着指挥船开工令的宣布,迎着朝阳,这个六千吨的大家伙缓缓下降。上千人的甲板上竟鸦雀无声只能听见轰隆隆的作业声。我也紧张地屏住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一刻,那种不想辜负国家上千亿的投入,不想辜负那么多人民对我们的关注和企盼、我们想要争那口自主创新的志气、更有想要对得起无数战友们7年来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这些一股脑的都冲入了我的脑海。我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只是一直在等着、等着,期盼着、期盼着……突然,指挥船传来了“合龙成功”的喜讯,瞬时间礼花腾空而起,所有媒体的镜头一下对准了我们,而我们早已顾不得这些,大家抱在一起,高声地呐喊着,激动的泪水在无声诉说着我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执着和坚守!要知道,同样是海底沉管合龙,沿用欧洲方式,至少要四个月,而我们只用了一天!并且最大误差仅仅只有2.6毫米,这是全世界最小的误差,史无前例!除此之外,大桥更是为世界沉管贡献了64项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标准!

七百多年前,南宋诗人文天祥正是在这里感叹国运衰落,写下了“零丁洋里叹零丁”这样的爱国诗篇。今天,数千名辛勤工作的建设者同样在这里见证着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诞生,见证着进入新时代伟大中国的繁荣富强!

这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一走出校门就能亲历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纪工程,参与到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桥梁已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华丽转身,在全世界架起了联通世界、联通民心的纽带。就在上个月,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和马尔代夫总统达成共识的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正式贯通,为感谢该桥对马尔代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意义,总统亲自将大桥的名字改为“中马友谊大桥”。

每一座大桥的建成通车,都擦亮着“中国制造”的光芒。“中国桥”跨越天堑、联通世界,已成为“中国创造”的践行者、先行者。“中国桥”正在成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新名片!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