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响彻南京全城的凄厉警报,是对死难同胞的无尽缅怀,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暴行的厉声控诉。今年以来,已有2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人世,但那一段黑暗岁月永远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经战争洗礼,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不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历史教训中激发奋进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盛,我们才能告慰逝去的同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微评:铭记苦难,开创未来
相关阅读
- 从抗战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025-07-14
- 学而时习之丨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开创未来2025-07-04
- 86年:历史痛感不能忘 矢志不渝向复兴2023-12-13
- 天天学习|习近平“典”论以史为鉴2022-11-27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百年奋斗再启新程2022-06-21
- 风鹏正举扶摇直上(百年大党面对面13)2022-06-09
- 风鹏正举扶摇直上(百年大党面对面13)2022-06-09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更伟大胜利不懈努力2022-01-15
-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2022-01-06
-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2022-01-01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乌镇峰会|数智蝶变 未来“加数”奔跑
- 精品消费月|激活消费新动能,共绘开放新图景
- 中国唯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获“地方气候领袖”奖
- 【理响中国】从“民族复兴”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 以新闻之力绘时代长卷
- 从乌镇出发,让“数智”点亮未来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解码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