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

1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今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两件大事同样庄肃,同样重要,同样需要我们去铭记,去纪念。纪念毛泽东同志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要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在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500319192

一、改革开放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创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回望历史,毛泽东同志的最大功绩无疑是领导党和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我们说,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性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一百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和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和物质基础上进行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的“好的政策选择”,就是对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选择。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进行的伟大革命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前者是制度选择,后者是政策选择,二者均为改革开放推向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革开放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探索的创新实践。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建立了新中国。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伟大的创举,更是前无古人的全新尝试。特别是在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深刻社会变革以后,毛泽东同志在带领人民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在近代中国那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而中国的现实更为复杂,因为中国是从一个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我们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经验可循,只能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前进。

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创新家,他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具体的历史实际出发,深刻分析了现实中国社会形态和各阶级的地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详尽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轮廓逐步清晰。在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逐渐把一个原来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重重压迫和残害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既体现了我们党在革命初期开创农村包围城市伟大战略的创新智慧,又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独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创新的思想一脉相承,为我们党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和进行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毛

三、对外开放是在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开放的思想指引下,冲破霸权主义打压封锁的惊世之作,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高超政治智慧和绝佳政治艺术。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探索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重重封锁和打压,他们对中国实行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襁褓之中。中国开放的大门被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集体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出了令帝国主义胆寒的辉煌,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打开拥抱世界的开放大门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的思想一直根植于他的思想之中,而且这个想法十分迫切。1936年,他在延安第一次接受西方人采访时就对斯诺说:我们不仅团结友好国家进行互助互利的友好往来,而且“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1944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军事观察组成员谢伟斯谈话时说:“在相互同意的原则下,我们将允许并欢迎外国在我们的政治区内向商业及工业方面投资。”1955年11月,毛泽东同志结合在上海等地考察的思考,提出:“沿海地区要充分合理发展,不能限制。”即要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和建设的大发展。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完全不错,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开放的基点。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中国外交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创新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策略的卓越智慧。

诸如毛泽东采取的广交亚非拉穷朋友,把中国“抬进联合国”;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表明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用小球推动“大球”,促使中美关系乃至中国同西方外交关系解冻等等外交方法和策略,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独具慧眼的外交开放战略,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确立了以中国为一极的大国外交关系新格局,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思想是今天改革开放的基础与前提;邓小平吸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科学内核,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提出了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的对外开放思想,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