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细”见初心、显情怀

问“细”见初心、显情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讨论中,他问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几个问题,其一是“村里的水冲式厕所,是集体的下水道,还是每一家一个化粪池。”其二是“牛的养殖是分户养还是集中养,一头牛收益有没有3000多元。”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问题,却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无微不至的民生情怀和了解基层生活状态的基层情结。

摄图网_500118952_wx

 

这一问,展现大国领袖心系群众、爱民如子的民生情怀。亲民爱民不仅仅是口号,在行动中、在谈话中就能展现出来。很多人觉得作为一个大国大党的领袖,日理万机,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但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不忘初心为国为民的公仆情怀。这些年,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进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他第三次上井冈山,与老乡一起打糍粑,他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走访内蒙古困难林业职工,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2019年年初,在北京看望慰问时,他还临时下车,来到旁边一个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一个个暖心细节、动人场景,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伟大情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非不可触摸的“大饼”,而应是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看得细、问得细、了解得细,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呵护群众的生老病死,让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这一问,体现大国领袖心系基层、体察民情的基层情结。对于农村水冲式厕所的结构、养牛是集中还是分开养殖,这样的问题不在基层工作生活,很难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能够与基层代表深入交流,来源于总书记丰厚的基层工作生活经历。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在陕北农村插队7年,后又在河北正定做县委书记,福建政坛历练17年,直到主政浙江、上海,习近平同志的从政之路从中国最基层的基层做起,从与最基层的群众一起生活中夯实了对中国最真实国情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基层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其恢弘气度和坚强意志,尤其是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系列讲话充满智慧,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一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感,才能在处理难事、急事、大事、复杂事的过程中,多受历练、多接地气,才能办事让群众满意、受群众支持、得群众爱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再小的事都是党员干部的大事,我们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事无巨细,坚决做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强堡垒和后盾。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307/103641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