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

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

核心阅读

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灵相通的纽带和理解包容力量的源泉,更是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

4月25日—27日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我国举办的最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举办的一场重大国际活动。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与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的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丰富。本届论坛的召开也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正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快速推进阶段,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高质量发展阶段。

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灵相通的纽带和理解包容力量的源泉,更是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民心相通不仅推动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切实保障。

民心相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劲动力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成参与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根在人民、源在民意。国之亲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心意相通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真切切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民心相通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上的作用独特而且重要,不仅为实现“一带一路”倡导的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奠定社会和民意基础,更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着终极推动力作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构成的民族成分、信奉的宗教信仰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要推动这些国家民众之间实现民心相通并不是容易的事。实现民心相通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出发,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树立平等互鉴、包容对话的文明观,通过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包容。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发挥民心相通的终极推动力作用,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长效机制,构建国家间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国家间语言便利化沟通的设施建设,还要打造各国传媒共建共同媒体的平台与合作机制,推动丝路特色的旅游合作。同时,还应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民间组织合作平台和智库合作联盟,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民众之间的交流互鉴,通过增信释疑,夯实“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段升级所需的广泛社会共识,最终通过民心相通克服和处理好“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老问题和新挑战。

民心相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来,中国在构建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克服重重挑战和困难,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往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加强与各国沟通协商,推动与各国友好合作,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重要平台。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一带一路”国家民众之间开展高质量的对话沟通和协商,是高质量民心相通的集中体现。这有助于推动各国之间实现相向而行的互利共赢和理解信任,有利于推动各国高水平的联动发展和融合,切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6年来的经验表明,“一带一路”合作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就是民心相通工作做得好、政治互信度高、民众包容性强的地区。可以说,民心相通已经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和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力量的重要抓手。民心相通的达成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营造。要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就要从民心相通出发,以人文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交流合作计划,加大对民心相通相关工作人才的培养,对“一带一路”国家基层民众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民众实用技术等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落实这样着眼长远的接地气、见效益、暖人心举措,增强这些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的参与感和“一带一路”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这些国家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民心相通是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切实保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等问题的全球性越来越强,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所有问题。应对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球治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全球治理的兴起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由之路。建立新型全球治理机制事关各国利益和普通民众的福祉,但全球化的发展并非是均衡发展和同质化发展,其主体已经从国家扩展到国际组织和个人。这一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变化,决定了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必然要超越传统国家的界限。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仅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更是瞄准推动新型全球化,促使各方达成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民众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是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最关键、最核心因素。民心相通以人为本,通过转变人的观念来创新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方式手段,是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思想之源。各国民众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达成深层次的心意相通,有助于在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进程中把握各方的合理诉求,平衡各方的有益建议,维护共同的利益,最终汇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强大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中国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和全球化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高质量的民心相通,有助于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集思广益推动新型全球化,为绘制好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工笔画”做好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