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刘勇: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

三、正确认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现状

改革开放40年来,从统计数据看(见下图),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部文稿 图片 

1978-1990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107-1.762;

1990-2003年,为各省区相对差扩大时期,地区相对差为1.762-2.083;

2003-2018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083-1.658。

从区域政策演变看,经历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等。

两相比较,区域差距演变较政策演变存在明显滞后期。大体上,区域政策效果显现滞后期大约为3-5年。

从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尚处于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如中西部增长速度继续快于沿海东部地区,各省区相对差还将继续缩小,“一带一路”投资重点仍然在中西部等。

四、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等。

我国将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思路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促中间”。“抓两头”是指抓重点发展区域和特殊发展区域;“促中间”是指带动中间地带的区域。在“推”和“拉”的作用下,稳定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重点发展区域,指对国家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区域,包括发展条件优越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如七大平原地区和若干小平原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珠江三角洲平原、成渝盆地地区、关中平原和河套平原等,以及汾河河谷平原、北部湾沿海平原、昆明贵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天山南北坡地区、“一江两河”流域等。

各类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从各级地区看,是各类各级产业园区和其他政策性区域,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新区、边贸区、自贸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

特殊发展区域,指面临发展困难的地区。国家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提出重点帮扶老少边穷衰地区,其中“衰”是指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下,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出对老少边穷地区具体的脱贫攻坚计划,包括17块革命根据地和18块抗日根据地等革命老区,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17个民族自治县(包括自治旗和自治城区)和自治乡镇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广西和云南等9省区的边疆地区。

消除绝对贫困,重点解决“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问题。“三区”指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三州”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和甘肃临夏州。

结构衰退地区主要指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包括“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等。

“促中间”,包括发展水平处于中间水平的地区和城市,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功能区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开放区域等。

中部地区崛起成效较大,目前仍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同时,中小城市更是成为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心。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主体功能区区域体系,要求经济开发布局生态化,优化“三生”空间结构。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区域干预政策的范围和手段

区域干预政策的范围包括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主要指引导要素市场对特定区域的倾斜政策。如人力、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特定区域倾斜的区域政策(两种或多种倾斜方式)。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主要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从根本制度上解决贫困、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域干预政策的手段,指国家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进行调控。如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医疗、教育、社保和社区等)、特定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特定地区和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等。

总之,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