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共同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多样性是亚洲文明的特点和优势,是亚洲文明的活力之源,也是世界文明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不同文明具有互学互鉴的内在要求,不应相互隔离、相互排斥。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存是亚洲文明长期延续、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推动文明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着眼于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提出四点重要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一主旨演讲对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努力维护文明多样性,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态势

文明是多样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生存的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01年定为“不同文明间对话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这些都表明,文明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亚洲不仅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近代以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早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近代以后,亚洲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一段由遭遇挫折到不断奋起的坎坷历程。目前,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3,人口占全球的2/3,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天的亚洲仍然是一个多元文明复合体,亚洲文明多样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制度模式多元共存,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习俗不胜枚举。当代亚洲文明的发展必须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智慧,努力维护文明多样性,积极开展文明对话与合作。开展文明对话是消除文明分歧的重要路径,重视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文明发展的宝贵历史经验。无论是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上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还是当今亚洲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合作推动的文明交往交流,亚洲文明一直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多样性是亚洲文明的特点和优势,是亚洲文明的活力之源,也是世界文明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只有在深刻认识文明多样性、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