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共产党人的初心融进灵魂血脉

把共产党人的初心融进灵魂血脉

——重温“大发渠精神”

近日,又一次观看了电影《天渠》,再一次被感动:靠着风钻、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时36年之久修成“人工天河”——“大发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黔北深山蜿蜒盘旋,滋润了祖祖辈辈干渴贫穷的村庄。而修建这条生命之渠的领头人就是81岁的共产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

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牢记使命?什么是不等不靠?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年份英雄”、深山硬汉黄大发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信念如磐石——“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映照出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不修好水渠誓不罢休。”当初,因不懂技术,没有水泥,修修补补十几年,马家河的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第一轮修渠失败了,但黄大发不服输,为了学习水利技术,他到区水利站跟班学了3年。“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硬生生用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河”。“树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诚靠铸魂。”从言行中足见黄大发已把共产党人的初心融进了灵魂血脉,对党绝对忠诚成了他骨子里的声音。心有忠诚,行有方向,就会拥有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当前,面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我们扪心自问,能不能敢于担当、奋勇向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刻的利益调整,能不能站稳脚跟、不改初心?当少数人将物质利益视为唯一“价值”,精神追求被彻底放逐时,就更需要我们高擎黄大发传递的精神火炬,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坚定前行。

干事守规矩——修水渠每用一分一厘都向群众公开,自己分文不沾,彰显共产党人不谋私利的清廉气节。工程上每用一分一厘都向群众公开,虽然修水渠用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但掉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断然拒绝用一点公家的水泥修自家灶台;鞋磨破了没钱买,他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黄大发做到了“物我皆两忘,清风盈两袖”,这难能可贵。当今社会,各方面的诱惑更大、更复杂、更难以抗拒,能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个人政治前途和生命。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为镜,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严守纪律,严守规矩,公正用权,心中有戒,时刻不忘纪律姓“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干干净净为官、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成为“带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的人民公仆。

肩上有担当——“当好群众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见证共产党人舍我其谁的担当品格。入党时,黄大发就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底,当好群众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党员身份和责任,时刻不敢忘”。为了让工程尽快立项,黄大发冒雨步行200多公里去找水利部门;为了给村里砍出一条电线线路,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即使不在支书岗位上了,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仍然是黄大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党性要由责任来承载、由担当来体现。党性强的好干部,总是能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也只有心中有责有民、常念农桑之苦的党员干部,才能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雄心胆略,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发展中找到出路,成为组织信赖、群众感念的干部。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黄大发的坚持,让世人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大发渠”像一座历史碑刻,铭记着那一段峥嵘岁月;更像一堂永远的党课,启迪我们,只要真心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614/104707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