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宏观经济处于新常态、产业经济缺乏新支柱的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具有稳增长的作用,而且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之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区域协调不断优化的同时,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以点带面”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区域经济具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在稳增长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事实上,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具有稳增长的作用,而且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之义。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四大基本内容,三是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区域经济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形成政府深度主导的混合型市场经济模式。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经济,就是30多个省区的经济、300多个地市的经济、3000多个县的经济、3万多个乡镇的经济、300多万个建制村和自然村的经济。

区域经济是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在新常态下,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地区转移、培育新的增长极(新型城镇化)形成新格局,能较好地起到稳增长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如《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等,以及商务部公布的7个新自贸区建设,都是通过发展区域经济来实现稳增长的尝试。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一,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小,控制在社会和谐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从我国发展的实际看,区域协调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三不”问题依然严重,即不平衡、不全面和不完善,未来治理的难度依然较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的艰巨任务。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些都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七大发展战略之一。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义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供给侧看,要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下,实现财富生产领域的平衡发展,即:将各区域人均GDP指标的绝对和相对差距控制在经济健康运行的范围之内。一般认为,实现省区之间均衡发展(相当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地区相对差要控制在1.25之内;实现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相当于欧盟标准区域单元之间),地区相对差要控制在1.42之内。

从需求侧看,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下,实现财富分配领域的和谐发展,即:将各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绝对和相对差距控制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具体标准与刚才讲的人均GDP标准一样。

实践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实现手段是非均衡发展和政府采取倾斜政策。在经济发展初期或速度放慢时,为促使经济尽快发展,政府会采取向条件比较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在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或速度过快时,区域差距将会扩大,这时政府会采取向条件较差、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两类倾斜政策随发展周期和阶段变化而交替使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既快速增长又协调发展的目的。总之,一般规律是,通过若干轮区域非均衡发展过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40年来,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107-1.762;1990-2003年,为各省区相对差扩大时期,地区相对差为1.762-2.083;2003-2018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083-1.658。

从区域政策演变看,从20世纪80年代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战略,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重点都是围绕沿海地区来发展的,到2000年左右,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再到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规划,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两相比较,区域差距演变较政策演变存在明显滞后期。大体上,区域政策效果显现滞后期大约为3-5年。从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尚处于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如中西部增长速度继续快于沿海东部地区,各省区相对差还将继续缩小,“一带一路”投资重点仍然在中西部等。

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四大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和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新框架

一般认为,空间市场一体化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二是区域经济规模扩大,要求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形成市场竞争价格和引导机制。市场空间越大,形成的竞争价格越合理,引导的资源配置就越有效。

空间市场一体化包括硬件一体化和软件一体化。硬件一体化指区域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以确保可移动产品和要素(如人员、物流、资金和信息等)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软件一体化指区域间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经济财税制度、社会公共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等的互认互用,包括政策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