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宏观经济处于新常态、产业经济缺乏新支柱的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具有稳增长的作用,而且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之义。

为进一步促进新一轮空间市场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对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宏观层面,要实现跨省区市综合经济区之间的互联互通。落实“四沿”战略,构建“四纵四横”的“一日经济圈”目标。“四纵”指:沿海纵线,大连、威海、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汕头、广州、北海等走向;京哈-京九线;二三线,二连浩特-包西线-西安重庆线-重庆贵阳南宁线-南宁湛江海口线-海口三(亚或沙)线;西部沿边线,阿尔泰-伊犁-喀什-阿里-拉萨线。“四横”指:北方捷道,大连、京津、包头、临河、哈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等;陇海线-兰西线-西格-格喀线;沿江线,沪汉蓉-成都拉萨线;台湾福州-福州南昌长沙线-长沙贵阳昆明瑞丽线。

中观层面,要实现各省区和各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按照“腹地决定人口、经济和城镇分布”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向平地集中”的人口两集中理论,以全国空间范围人口、经济以及城镇“大分散、小集中”和城市群体系内部“大集中、小分散”为基本原则,构建覆盖全国所有国土的一体化综合城镇体系。

一般来说三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不含县级市)构成的紧密结合的区域经济单元叫做城市群,现在真正被国家认可的城市群大概是16个左右。很多专家认为未来中国建立70多个城市群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全国有三百多个地级市。

微观层面,要实现新兴都市圈和城镇乡村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可以作为硬件互联互通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构建有效连接所有建制镇以上居民点的“直线三角形”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二)形成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随着空间市场一体化范围扩大和程度深化,区域分工合作日益完善和提高。一般认为,区域分工合作的起点是县域,在都市县和农业县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本原则,构建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任何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资源利用方式有三种,一是点状的,一个工厂,一个城市,表现出来就是一个点状的形态。二是线状的,一条线,交通就是经济活动,它对空间的利用就是线状的。三是块状的,就是农业,一块耕地。点线面结合的最小区域单元就是县域,必须这三种要素都具备。县域有两种,都市县和农业县,都市县以制造业为核心,农业县以农业为主导。

1.都市圈层

都市圈层是指一个地级及以上都市县和其周边若干产业关系密切农业县构成的城乡分工合作体系,相当于我国的地级市行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沿江沿线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长极。

2.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三个或以上都市圈构成的都市分工协作体系,主要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骨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互动。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治理模式,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城市联盟。

3.城市群绵延带

城市群绵延带是指三个或以上城市群构成的都市分工协作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协调对接,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