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刷屏、上热搜…… “垃圾分类”仿似刚出炉的滚烫话题,热度盖过盛夏节节攀升的气温,其实,不过是旧事重提,不信看看街头,再稍微回想一下,分类垃圾桶出现在日常生活里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即便大多是那种只简单区分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两箱式简易桶。

在传统意义上,垃圾指“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不是什么好东西,连带“垃圾”这个词也不是什么好词,中外一致,仅发音不同而已。但随着自给自足并连带自主消化垃圾的农耕文明逐渐式微,以工业文明为支撑的城市生活成为主导,并生成规模越来越大、品类越来越多且难以自行降解的垃圾,与人类抢地盘、争空间,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健康,破坏生存环境的时候,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曾弃之如敝履的垃圾,喊出了“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口号。

摄图网_401458775_副本

然后,就要想办法把这些“资源”放到对的地方,“垃圾分类”据此应运而生:“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既然好处显而易见,当然要大力推行,有资料显示,“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最早可以上溯至20世纪50年代;先行城市见诸行动在2000年前后(不知沈巍先生的垃圾分类理念是否来自这一波风潮);较大规模推广大概是2010年左右,分类垃圾桶差不多于此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角巷尾。但其时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少地方的垃圾分类行动,也仅止于在街头设置分类垃圾桶,除此之外,在集中、运输、处置等环节,垃圾并没有分类。人们满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热情分类投放的垃圾,被“一视同仁”地混装到并不分类的垃圾车里转运后,被“一视同仁”地填埋或焚烧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就在明知“多此一举”却还是要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的矛盾中来扔垃圾,因为分类垃圾桶就在那里,如果不分,必心有“不忿”。细想一下,不怪垃圾桶太“超前”,而是垃圾分类的其他环节欠了账、没跟上。再想想,这些“超前”的分类垃圾桶莫非还有其他用场,譬如,要在公众头脑中种下“垃圾要分类”的种子,为真正实施垃圾分类“预热”?但事实证明,“预热”效果并不理想,请看一看最近有关垃圾分类的文章标题和内容:“还在笑垃圾分类‘逼疯’上海人了?马上轮到你了?”“垃圾强制分类第一天!上海人真的太拼了,成都人瑟瑟发抖……”“‘眼前的湿不是湿,你说的干是什么干’,当站在干湿垃圾的分叉路口,谁不是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还有相关的跟帖、评论、段子:“吃饭五分钟,分类一小时”“上海滴朋友脑袋里是不是天天都在考试”,“ 这就是传说中的‘闻圾起舞’”,“希望这次政府能自上而下的系统化体系化执行垃圾分类,别再居民们分类后的垃圾进入小区垃圾箱后又混合装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宝宝的内心是拒绝的”。

由此可见,要想通过分类处置达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只靠投放环节单打独斗,在公共场所摆放再多的分类垃圾桶也不够,还须其他环节紧紧跟上,综合施策、环环相扣,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在硬件到位的同时,还要强化宣教培训,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掌握分类方法,让“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理念深入人心,从心存芥蒂、望而却步到趋之若鹜、乐意为之,从强制推行、被动接受“被逼疯”到主动作为、积极践行、养成“好习惯”,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参与、人人动手,才能发挥这一系统工程的系统效应,才能让这一功在当下、利在长远之举真正成为“新时尚”,应者云集、蔚然成风,也才能让垃圾这一“放错地方的资源”各得其所、变废为宝。(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703/104921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