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海

毛泽东诗词中的海

毛泽东诗词中的“海”,有一句曾被广为运用、传诵,那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句有名的诗词出自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

和者,诗词唱和也,古代诗人交际酬答,尤喜运用。在毛泽东诗词中也不乏例子。比如写于1949年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对柳亚子提出的《感事呈毛主席》而作的。是毛泽东就当时柳亚子先生在诗中提出有归隐心情而进行的规劝,内容紧扣原作。此后于1950年毛泽东又写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而这篇《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泽东在广州视察时,看到1963年1月1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的郭沫若为新年所写的《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怀》,深有感触,于1月9日写下了这首词。早在1961年11月,毛泽东曾和过郭沫若一首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诗中的名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同样在那个年代中传诵一时。这是第二次唱和。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个“四海”,在这里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是毛泽东用来泛指当时国际上的政治形势,天翻地覆、怒涛翻滚,世界革命的风暴雷霆四处激荡。而“五洲”则是实指世界五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原诗初稿为“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虽意思明确,但比较抽象,不太符合毛泽东自己一贯提倡的“诗要用形象思维”这样一种作诗的要求。修改后的句子不仅对仗工稳,而且形象生动,更有一种博大之气,完全能表达出诗人对世界革命斗争的关注、热情和信心,真正起到了诗歌“以少总多”的艺术作用,使词意境壮阔,气势雄浑。

毛泽东在《十六字令三首》的其二首,也出现一个“海”字。词中云: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词中的“海”字是一个比喻,是用来形容峰峦叠嶂的山一个接着一个,高低起伏,就像倒海翻江所卷起的巨大波浪,滚滚翻腾。这种比喻手法,也常出现在古代诗人的诗作中,如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中有“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之句。毛泽东写山的起伏,曲折回旋,气势磅礴,最终引出了下文的“万马战犹酣”,像万匹战马奔腾,正在进行紧张的激烈的战斗。这里明写的是山,暗写的则是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诗人汹涌澎湃的心潮。此词形式虽短小,却豪气十足,意态灵动,情趣盎然。

毛泽东着重全部笔力、心力所写的海,则是1954年夏的那首《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严格意义上说,北戴河不是海,是一个地名,在河北秦皇岛的渤海边上,三面环海,冬季不冻,是渤海沿岸一个著名的商业港和渔港,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因此而得名。现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所辖的一个区。因其山明水秀,凭海临风,海风细吹,海浪轻拍,风景独好,已成一处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954年盛夏,毛泽东在北戴河边工作,边休养。一天,适逢下雨,海滨风浪很大,时而巨浪涌起。毛泽东这天兴致很高,要下海游泳,卫士长李银桥竭力劝阻他不要在这样恶劣天气下海游泳,毛泽东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于是他不但下了海,而且在波浪翻涌的海滨畅游了一个多小时。次日,毛泽东再次登临海边,望沧海,更觉洪波万顷,白浪滔滔。毛泽东抚今追昔,诗意方兴,遂纵笔挥毫,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篇,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此词比曹操《观沧海》更具有深邃的历史感、辽阔的宇宙空间感和丰富的美学容量。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横空而来,以挟风带雨之势,如箭上弦,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的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万千。

这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地而海上,从上而至下。后三句则显示诗人伫立在北戴河海滨,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淋漓尽致地烘托出大海的惊涛骇浪。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而下阕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使诗人联想起1000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的名作。词的下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已经翻身做了主人,和曹操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诗人的视野由北戴河一地驰目扩展到整个人间,景物依旧,人间却已更新,深化了诗词的意境和主题,热情讴歌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现实生活。

诚如1962年4月21日,毛泽东在谈到《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缘由时所说: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情绪伤感、风格柔靡,没有豪放的,所以特意用这个词牌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词。作为诗人的毛泽东,胸怀世界、思想深远,他喜欢的诗词风格自然是豪迈奔放,气势雄伟的。

这首词首发1957年《诗刊》1月号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成为人们广为喜爱的名家诗词之一,吟咏之,让人感受到山之叠嶂巍峨、海之奔涌壮阔,其磅礴气势依然承载古今、震撼心灵。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