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明:数学“好玩”又“多彩”

张思明:数学“好玩”又“多彩”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思明是一名数学特级教师。从1993年起从事中学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来,取得多项成果,“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加身,但他说,数学教师是他唯一期望保留的称号。

1975年,高中毕业后,张思明留校任教,之后他边教课边到北大数学系旁听了4年,但由于没有学籍而不能获得文凭。1977年恢复高考,他又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1981年,北京率先开设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张思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自考的漫漫征程。张思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作为数学专业考生代表,接受了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张思明对人、对教育的许多理解都是从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中,特别是求学的艰辛中深刻感悟、自然“生长”出来的。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使张思明笃信,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历过程、获得感悟、不断反思,教育才能内化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使张思明不断尝试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从1993年起,张思明开始尝试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科研实践,开创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他把枯燥深奥的数学变得“好玩”又“多彩”,不仅把数学渗透到许多生活细节中,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实际困难。比如张思明给学生出的题目有:一笔钱怎样存才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停车场怎么设计停的车最多;研究不同的手机收费套餐更适合哪一类的消费群体;客流较大时,宾馆的多部电梯怎样运行才合理……

显然,要破解这样的作业题,学生需要实地观察、实验、测量,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工具和策略,还需要对信息分析、统计,并善于反思批判,这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性学习。

要想让学生学会“数学化”地思考问题,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数学敏感性”。多年来,张思明已经养成了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素材的习惯,这使他常常发现别人看来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问题。为了寻找好的应用数学问题,张思明常常和学生一起去商场调查,去银行咨询,去工地测量,然后上机编程演算,仅写下的资料笔记和求解报告就达几十万字。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数学课题学习”和“中学数学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成果分别获北京市第一届、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成果收录在《中学教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理解数学——中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实践案例与探索》《数学建模走进中学课堂》等书中,在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如今,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张思明并没有失去方向,他依旧勤勤恳恳地奋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即使在就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一职后,他还是坚持带班授课。他说,自己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讲台, 离不开教学工作,只有在课堂上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7月刊 总第181期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