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鹏(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让基层群众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形势下,只有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其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发挥其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巩固舆论阵地,才能有效破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难题。北京市丰台区在大力推动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探索建立新闻发声人机制,以公益短视频为突破口,集中发力网络移动端,努力让基层群众成为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新“网红”。
全媒体时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挑战
信息革命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进入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深刻影响着基层主流媒体,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挑战。丰台区以丰台广电、《丰台报》为代表的基层主流媒体,作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当前面临着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
信息采集能力不足。基层信息来源相对固化,主要还是依靠委办局和街乡镇报题,报题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内容偏少,多是会议报道和仪式报道,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一线的民生题材偏少。随着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基层宣传干部和宣传通讯员身兼更多工作职责,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
信息加工能力不足。基层主流媒体一方面存在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主要以文字报道为主,图片报道缺乏新意,电视新闻报道中规中矩,缺少策划创新。另一方面,对新媒体、新技术了解不深入,还不能熟练掌握运用,难以研发出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融媒体产品。
信息传播能力不足。受中央及市级媒体的双重覆盖,丰台广电、《丰台报》生存空间狭窄,传播影响力有限。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移动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据歌华收视数据显示,丰台广电电视受众群体流失严重。
全媒体时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探索与实践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2018年7月5日挂牌成立,始终坚持党媒本色,突显群众媒体、社区媒体、公益媒体功能,创新推动区域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声音。
立足基层社区,打造“有故事、爱发声、会宣传”的新闻发声人队伍。新闻发声人,是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在推动区域媒体融合过程中进行的一项创新实践。主要是动员和鼓励一线劳动者和社区群众直接参与到基层宣传工作中来,主动发现身边有“温度”的人,生动讲述社区有“鲜度”的事。2018年,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在全区106个社区(村),动员选拔近300名新闻发声人,集中开展融媒体业务培训,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区21个街乡镇的新闻发声人队伍。新闻发声人基本都是一线劳动者和社区群众,工作在基层,生活在社区,非常熟悉群众所思所想,和群众能聚到一起,说到一块儿。有不少新闻发声人还是一线劳模、榜样人物、社区老书记,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深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在东高地街道,有30多名新闻发声人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发现身边的美好,将镜头对准社区,把话筒交给百姓,讲述百姓故事。年逾八十,曾参与制造过米格-19战斗机的郑振祥老人,十几年免费为居民磨了2000多把剪子、菜刀,被大家亲切地称作“磨刀爷爷”。此外,还有“陪聊奶奶”“代购阿姨”“收藏大叔”等一大批群众典型,被发现、被报道、被传播。在实践探索中,新闻发声人正在变得“脚力更劲”“眼力更宽”“脑力更强”“笔力更沉”。
以公益短视频为突破口,创新创优融媒体内容生产。2019年以来,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重大主题,以公益短视频为突破口,突出主题主线、突出家国情怀、突出群众参与,持续推出20部短视频作品,浏览量全部突破100万次,国内30多家重点网站广泛转发,全网浏览量达3500万次,在网络移动端唱响了主旋律。聚焦身边榜样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典型人物宣传方式,从短视频擅长的故事情感要素着手,增强正面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拉的都是“家里人”,这样的公交车司机真少见!》真实记录“北京榜样”刘宝中一天的工作,生动展现他与乘客亲人般的互动交流,感人至深,引发热议。2019年正月初五推出的《春节里“大国工匠”的家国情怀》,走进“道德模范”高凤林家,在做团圆饭拉家常中,细腻展现“大国工匠”浓浓的家国情怀,赢得网友的点赞转发,短短4小时浏览量突破100万。将镜头对准百姓,以百姓身边的生活点滴为切入点,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一个个美好生活片段汇聚成新时代的真善美之歌。聚焦北京南站春运期间为旅客热情服务的文明引导员,推出《最新发现!北京大爷送您回家过年》,引发首都文明引导员群体的强烈共鸣,浏览量突破150万次。博物馆里的小志愿者,帮群众义务修理电器的老党员,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劳动者和社区群众成为了短视频的主角,如同一个个发光体,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成为了新时代传递正能量的新“网红”。
发力移动端,构建区域融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丰台区以区融媒体中心为龙头,同步成立南苑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三个“重点功能区分中心”,规划设立300个左右“基层新闻采集点”,打造具有丰台特色的“上下一张网、区域全覆盖、基层总动员”的“一三三”区域融媒体宣传工作体系。目前,全区有106个社区、24所教育优质学校及航天一院、航天三院等驻区单位成为首批新闻采集点。基层新闻采集点成规模的设立,有力推动了宣传思想工作往基层、往社区的延伸和覆盖。按照“移动优先、融合发展”工作原则,以丰台电视、《丰台报》、丰台政府网站为支撑,全面布局“北京丰台”微博、微信、新华社客户端、今日头条客户端、百度熊掌号,以及“丰台发布”抖音号、快手号,形成集台、报、网、微、端于一体的区域融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真正做到看得见群众、联系上群众,进而实现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2018年,《丰台新闻》1400条电视新闻全部上网,总浏览量超过200万次,较2017年提升5倍。开展融媒体网络直播10余场,总观看量966万,“北京丰台”新华社客户端发布重点稿件117条,阅读量突破1000万。
全媒体时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建议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的声音传得开传得远,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亟须破解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主体化定位。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建立新闻发声人制度,就是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动员群众、广泛组织群众,让群众从宣传受体转变为主动发声的宣传主体。新闻发声人来自基层,代表群众,主动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思想工作献言献策,积极参与本地新闻报道的线索挖掘、选题策划与报道实施,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源头活水。未来,丰台区将继续发挥新闻发声人的作用,带动更多基层群众成为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网红”,共同弘扬正气、鼓舞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融媒化生产。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资讯的主渠道,适应于碎片化阅读的短视频已经成为信息网络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坚持内容创新,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传播移动化、可视化、互动化趋势,抓住短视频更具融媒化的特点,利用画面语言在细节捕捉、情感表达上的优势和长处,做到大主题小切口、老题材新角度、硬新闻软表达,将主题隐藏在影像的叙事性之中,在进行正面宣传报道时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社会化传播。群众故事,群众发声,群众转发。全媒体时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优势就是人人发声,口口相传,群群联动。每一次短视频转发,都是一次群众动员,20部短视频作品浏览量全部突破100万次,最快的不到4小时。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社会功能开始显现,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动员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强大传播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